乌克兰歌手伊琳娜·费季申刚刚再次购买并向前线交付了30辆皮卡车,开战至今,这位乌克兰歌手已经向前线部队捐赠了400辆汽车。
![]()
对前线部队来说,皮卡的重要性要远远超乎一般人想象,之前Politico曾报道,为了满足前线需求,乌克兰已经从欧洲进口了超过10万辆皮卡,乌军越来越依赖皮卡而不是那些重型装甲车,皮卡机动性更强、更容易维修,前线最后欢迎的皮卡是丰田“海拉克斯”和日产“纳瓦拉”,尤其是三菱L200,被认为是最可靠的。
《基辅独立报》也发表了相关文章,前线部队最需要的是汽车、无人机和人员,而不是“战斧”导弹,前线乌军普遍缺乏车辆,一个50人到70人组成的步兵连经常只有两辆车可以用,而最起码需要五辆车才能安全轮换,乌克兰军队配发的汽车不少,但俄军FPV无人机和糟糕路况让车辆受损速度远超补充速度,“一辆车最多只能用一两周,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一个月。”
![]()
MaxxPro或Kirpi这样的防地雷反伏击车并不受前线部队欢迎,噪音大,加速慢,容易被FPV无人机攻击,相比之下,民用皮卡可以将士兵和物资送到尽可能靠近前线的位置,需求不断增长,但获得车辆的速度却在下降,“军队总是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但车辆关乎生死。”
![]()
这里再额外插一句,这种情况不仅乌军存在,俄军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最起码,我们没看到乌军把马匹和驴子送上战场运物资,俄军现在不仅将马、驴和骆驼送上战场,我甚至还看到了羊,一只肮脏、瘦弱的羊驮着两发沉重的迫击炮弹,这个可怜的生灵在被宰杀下锅前居然还要受到这样的虐待。
除了车辆,前线乌军还缺乏足够的无人机和士兵,乌军现在每天消耗至少9000架FPV无人机,造成俄军85%的损失,但前线供应并不均衡,很多旅只能获得所需FPV无人机数量的十分之一。
前线乌军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尽管乌克兰现在每个月动员3万人,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适合被派往前线,其中很多人实际上还是擅离职守的归队人员。
新兵训练也存在问题,训练中心缺乏实弹、无人机和武器,老兵在前线驻扎几个月而无法轮换,新兵则被编入指挥部或未经实战检验的部队,“这样的做法会淘汰掉最优秀的人才,而留下最弱小的人才”。
![]()
“先解决后勤问题,再考虑导弹,每个连队五辆汽车,无人机数量增加十倍,训练有素的预备役人员,以及真正的轮换——这才是决定生存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