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回家,刚进门就看见我妈举着针线盒叹气 —— 她想缝个扣子,可线头戳了半天,就是穿不进针眼里。不仅如此,吃饭时她看手机里的家庭群消息,得把手机举到离脸快一尺远,还时不时揉眼睛,说 “字儿都糊在一块儿”。
我这才意识到,妈的老花眼已经不是 “年纪大了正常现象” 那么简单了。一开始想着省事,带她去眼镜店配老花镜,可麻烦来了:妈年轻时就有近视,配了老花镜能看清近处的针线,远处的东西又模糊了;换了那种双光镜,看东西总觉得有分界线,戴了半天头晕得慌,最后只能揣在口袋里,实在需要了才拿出来凑合用。
![]()
纠结了好几天,听小区里的邻居说,她老伴又近视又老花,后来做了个手术,现在看远看近都不用戴眼镜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她选的是常州谱瑞眼科医院。想着反正也没别的办法,就带着妈去试试水。
第一次去医院,心里还挺忐忑的,怕人多排队,也怕医生不耐烦。没想到一进门,大厅挺干净亮堂的,不像大医院那么拥挤嘈杂。前台护士说话软软的,问清情况后,主动领着我们挂号、测视力,还特意提醒 “老人家腿脚慢,不用急”。等待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儿居然有专门的老花门诊,不用跟白内障、近视的患者混在一起等,省了不少事儿。
给妈看诊的是陈兵院长。一开始不知道他背景,后来跟护士闲聊才知道,他之前在广化医院待了好多年,做眼科手术经验特别足。面诊的时候,我和妈攒了一肚子问题:手术疼不疼?恢复要多久?年纪大了能不能做?陈院长没一点架子,耐心听我们说完,还反过来问妈 “平时是不是爱看书?做家务多不多?看手机一般看多久?”
聊到治疗方案,他拿出模型给我们看,没说那些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只说 “你妈这种情况,适合装三焦点人工晶体,相当于给眼睛换个‘多功能镜头’,远的路牌、中的电脑、近的书本,都能看清,还能顺带预防以后得白内障”。他讲得实在,我们听得也明白,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
确定手术前,医院给妈做了一大堆检查,眼底、视力、散光,连角膜厚度都测了。陈院长拿着检查报告跟我们说:“每个人眼睛条件不一样,不能照着一个模板来,得根据她的情况定制方案,这样术后效果才好。” 这话听得人挺踏实,不是那种 “一刀切” 的敷衍。
手术当天,我和我爸都陪着,妈攥着我的手有点紧张。护士小姐姐看出她不安,蹲在旁边跟她拉家常,说 “手术就十几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进手术室后,我在外面等着,心里七上八下的,结果没过多久,医生就出来说 “很顺利”。
![]()
术后第二天拆纱布,妈一睁眼,先看了看我,又转头看了看病房里的日历,突然笑了:“哎呀,字儿都清清楚楚的!” 她试着抬手摸了摸眼睛,又拿起床头的报纸翻了翻,不用凑近,一行行字都能看清。一周后复查,视力居然到了 1.0,妈自己都不敢信,反复问医生 “这以后真不用戴眼镜了?”
现在过去快一个月了,妈彻底跟老花镜、近视镜说再见了。早上她会坐在阳台看会儿报纸,下午跟邻居们打牌,再也不用急着找眼镜;晚上视频看小孙子,凑在屏幕前也能看清孩子的小脸蛋;做家务时找个细小的纽扣、缝个线头,都顺顺利利的。
作为子女,之前总担心爸妈年纪大了,视力不好影响生活,现在看着妈不用再被眼镜束缚,做什么都利索开心,心里别提多欣慰了。其实一开始选医院的时候,也对比过几家,最后选谱瑞,不是因为广告多,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医生有耐心、检查做得细、术后还有人跟进提醒注意事项。
![]()
如果常州有朋友也在为爸妈的老花眼发愁,尤其是像我妈这样又近视又老花的情况,真心觉得可以去这家医院看看。不是推荐什么 “最好的”,而是它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让长辈们在晚年能舒舒服服地看清这个世界,这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