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医藏·第三编·温病卷(全五十册)
编著者:《中华医藏》编委会编;
李鸿涛,杨继红主编
定价:40000.00元
ISBN:978-7-5013-7489-2
装帧开本:精装16开
出版时间:2024.12
内容简介
《中华医藏·第三编·温病卷》,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古籍资源研究室主任李鸿涛、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杨继红主编,收录温病代表性典籍93部,包括通论、瘟疫、疟疾、痢疾、痧症、霍乱、鼠疫等多个类别。如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提出“戾气”病因说,标志着温病学登上历史舞台;清代戴天章《广瘟疫论》、杨璇《伤寒瘟疫条辨》、刘奎《松峰说疫》《瘟疫论类编》等继承发扬其说,形成温病学派。此外还有《疟疾论》《痢疾论》《痧胀玉衡书》《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鼠疫汇编》等各类专著,包罗宏富。
作者简介
李鸿涛,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古籍资源研究室主任,《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药膳研究会慢病调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师承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国医大师余瀛鳌研究员,著名中医古籍目录学家薛清禄教授。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7项,北京市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项目6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杨继红,博士,研究馆员,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彩插欣赏
![]()
![]()
内页欣赏
![]()
![]()
目 录
總目録
通論
第一册
傷暑全書二卷(明)張鶴騰撰
清康熙十四年(1675)大興林起龍補拙齋刻本 一
温熱暑疫全書四卷(卷一至二)(清)周揚俊輯
清乾隆十九年(1754)吴門蔣氏庸德堂刻本 二六五
第二册
温熱暑疫全書四卷(卷三至四)(清)周揚俊輯
清乾隆十九年(1754)吴門蔣氏庸德堂刻本 一
温病條辨六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清)吴瑭撰
清嘉慶十八年(1813)問心堂刻本 一六三
第三册
温病條辨六卷首一卷(卷二至六)(清)吴瑭撰
清嘉慶十八年(1813)問心堂刻本 一
第四册
傷寒經正附一卷(清)薛承基撰
清姜秋農抄本 一
温熱病指南集一卷(清)陳祖恭撰
清嘉慶十四年(1809)刻本 一三三
類傷寒集補一卷(清)張泰輯
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 二〇三
四時病機十四卷(卷一至八)(清)邵登瀛輯
清光緒六年(1880)吴門邵景康邵景堯安慶刻本 二八一
第五册
四時病機十四卷(卷九至十四)(清)邵登瀛輯
清光緒六年(1880)吴門邵景康邵景堯安慶刻本 一
感證集腋二卷(清)茅鍾盈輯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武林茅鍾盈刻道光元年(1821)數峰草堂增刻本 一五九
第六册
薛一瓢先生濕熱論批本一卷(清)潘道根補注
清咸豐二年(1852)抄本 一
濕熱舉要一卷(清)江錫撰
清道光十八年(1838)稿本 三九
時病救急一卷(清)江錫撰
清道光十八年(1838)稿本 九三
温熱經緯五卷(卷一至三)(清)王士雄撰
清同治九年(1870)定武楊照藜豫章刻本 一〇九
第七册
温熱經緯五卷(卷四至五)(清)王士雄撰
清同治九年(1870)定武楊照藜豫章刻本 一
温熱類編八卷(卷一至三)(清)凌德撰
清同治九年(1870)稿本 二九五
第八册
温熱類編八卷(卷四至八)(清)凌德撰
清同治九年(1870)稿本 一
温病合編四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二)(清)石壽棠編
清同治六年(1867)稿本 二二五
第九册
温病合編四卷首一卷(卷三至四)(清)石壽棠編
清同治六年(1867)稿本 一
温病指南一卷(清)王庚撰
清同治七年(1868)上元曹裕德木活字印本 一六一
六因條辨三卷(卷上)(清)陸廷珍撰
抄本 二三五
第十册
六因條辨三卷(卷中至下)(清)陸廷珍撰
抄本 一
南病别鑑三卷(清)宋兆淇編
清光緒九年(1883)平江宋兆淇自刻本 一四一
時病論八卷(卷一至二)(清)雷豐撰
清光緒十年(1884)三衢柯城雷慎修堂刻本 二八五
第十一册
時病論八卷(卷三至七)(清)雷豐撰
清光緒十年(1884)三衢柯城雷慎修堂刻本 一
第十二册
時病論八卷(卷八)(清)雷豐撰
清光緒十年(1884)三衢柯城雷慎修堂刻本 一
温病辨症二卷(清)馬宗元撰
清光緒十一年(1885)抄本 一〇九
温病淺説一卷(清)温存厚撰
清光緒十三年(1887)渝州温存厚自刻本 二九七
醫寄伏陰論二卷(卷上)(清)田宗漢撰
清光緒十七年(1891)漢川田宗漢自刻本 三六五
第十三册
醫寄伏陰論二卷(卷下)(清)田宗漢撰
清光緒十七年(1891)漢川田宗漢自刻本 一
温病診治辨論一卷原题(清)塗山居士編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京都琉璃廠刻本 一二七
六氣感證要義一卷(清)周巖撰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古越存濟堂石印本 二四九
時症彙編一卷(清)黄子俊編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江西黄慶餘堂刻本 四二七
濕温證治一卷(清)劉澄鑑撰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濟寧劉澄鑑自刻本 五一一
第十四册
温病指南二卷(清)婁傑輯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聽虚館刻本 一
六淫癘氣證治异同辨三卷(清)吴士錡編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抄本 一二九
温症絜要一卷(清)江秉乾撰
清宣統三年(1911)晋熙江秉乾師古堂自刻本 四七七
瘟疫
第十五册
温疫論二卷(清)吴有性撰
清康熙三十年(1691)金陵長慶堂刻本 一
傷寒翼一卷(清)蔣示吉撰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原書缺葉十六) 二四九
廣瘟疫論四卷(卷一至二)(清)戴天章撰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上元戴祖啓家刻本 三〇一
第十六册
廣瘟疫論四卷(卷三至四)(清)戴天章撰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上元戴祖啓家刻本 一
温疫論補注二卷(清)鄭重光撰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襄陵喬國楨刻本 一二一
第十七册
瘟疫辨論一卷(清)馬印麟撰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歷下張廷璧刻本 一
二分晰義二卷(清)陳良佐撰
清雍正元年(1723)刻本 二〇三
瘟疫發源一卷(清)馬印麟撰
清雍正三年(1725)刻本 二八五
第十八册
疫癘溯源一卷(清)王敬義編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上海王慶勳虚白齋刻本 一
治疫全書六卷(卷一至二)(清)熊立品編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西昌熊氏家塾刻本 一八一
第十九册
治疫全書六卷(卷三至六)(清)熊立品編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西昌熊氏家塾刻本 一
補注瘟疫論四卷(卷一)(清)洪天錫撰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鴛湖洪天錫晚翠堂自刻本 二七五
第二十册
補注瘟疫論四卷(卷二至四)(清)洪天錫撰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鴛湖洪天錫晚翠堂自刻本 一
第二十一册
傷寒瘟疫條辨六卷(卷一至三)(清)楊璿撰
清乾隆五十年(1785)北平孫宏智金陵刻本 一
第二十二册
傷寒瘟疫條辨六卷(卷四至六)(清)楊璿撰
清乾隆五十年(1785)北平孫宏智金陵刻本 一
第二十三册
松峰説疫六卷(卷一至四)(清)劉奎撰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寧五柳堂刻本 一
第二十四册
松峰説疫六卷(卷五至六)(清)劉奎撰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寧五柳堂刻本 一
瘟疫論類編五卷(卷一至三)(清)劉奎編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寧五柳堂刻本 一五五
第二十五册
瘟疫論類編五卷(卷四至五)(清)劉奎編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寧五柳堂刻本 一
疫疹一得二卷(清)余霖撰
清嘉慶十六年(1811)曲沃裴奉辰抄本 五七
瘟疫辨二卷(清)石育蒼撰
清咸豐二年(1852)京江寶善堂刻《石氏家藏秘本醫書五種》本 二〇三
慈航集四卷(卷一)(清)王勳撰
清嘉慶四年(1799)敦行堂刻本 三〇三
第二十六册
慈航集四卷(卷二至四)(清)王勳撰
清嘉慶四年(1799)敦行堂刻本 一
辨疫瑣言一卷(清)李炳撰
清嘉慶十一年(1806)半九書塾刻本 二九三
温熱説二卷(卷上) (清)金位撰
清嘉庆七年(1802)抄本 三二五
第二十七册
温熱説二卷(卷下) (清)金位撰
清嘉庆七年(1802)抄本 一
温毒病論一卷(清)邵登瀛輯
清光緒六年(1880)吴門邵景康邵景堯安慶刻本 一〇一
疫病證治大略一卷(清)魯璜撰
清邀月書屋抄本 一七五
瘟疫輯略三卷(卷上)(清)李光穆撰
清道光八年(1828)蟠根别墅刻本(原書卷上缺葉十五) 一九五
第二十八册
瘟疫輯略三卷(卷中至下)(清)李光穆撰
清道光八年(1828)蟠根别墅刻本(原書卷下缺葉六十二) 一
瘟疫彙編十六卷(卷一至二)(清)汪期蓮編
清道光八年(1828)旌陽汪期蓮培芝堂自刻本(原書目録缺葉八) 二九三
第二十九册
瘟疫彙編十六卷(卷三至十一)(清)汪期蓮編
清道光八年(1828)旌陽汪期蓮培芝堂自刻本 一
第三十册
瘟疫彙編十六卷(卷十二至十六)(清)汪期蓮編
清道光八年(1828)旌陽汪期蓮培芝堂自刻本 一
寒疫論一卷(清)鄒漢璜撰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新化鄒氏刻本 二〇七
温疫論辨義四卷(卷一至二)(清)楊堯章撰
清咸豐六年(1856)湖南文蔚堂初刻本 二四七
第三十一册
温疫論辨義四卷(卷三至四)(清)楊堯章撰
清咸豐六年(1856)湖南文蔚堂初刻本 一
寒疫合編歌括四卷(卷一)(清)王光甸編
清同治二年(1863)四川什邡樂善公所刻本 二六一
第三十二册
寒疫合編歌括四卷(卷二至四)(清)王光甸編
清同治二年(1863)四川什邡樂善公所刻本 一
癘疫輯要一卷(清)謝寶樓(清)黄静淵編
清同治四年(1865)常樂場啓蒙義館刻本 三四九
第三十三册
温疫析疑四卷(卷一至三)(清)唐毓厚撰
清光緒九年(1883)湖陵唐毓厚意解山房自刻本 一
第三十四册
温疫析疑四卷(卷四)(清)唐毓厚撰
清光緒九年(1883)湖陵唐毓厚意解山房自刻本 一
瘟痧要編四卷(清)韓凌霄撰
清光緒七年(1881)淮南张海洋刻本 一六七
第三十五册
温症癍疹辨證一卷(清)許汝楫撰
清光緒十五年(1889)刻本 一
疫證治例五卷(卷一至三)(清)朱增籍撰
清光緒十八年(1892)易知堂刻本九 一
第三十六册
疫證治例五卷(卷四至五)(清)朱增籍撰
清光緒十八年(1892)易知堂刻本 一
時疫辨四卷(清)林慶銓編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侯官林象樞家刻本 一九一
羊毛瘟
第三十七册
温證羊毛論一卷(清)隨霖撰
清乾隆六十年(1795)江寧顧晴崖局刻本 一
羊毛瘟疫新論一卷(清)劉文範撰
清同治十年(1871)陽周誠秀水殷錫純刻本 一九九
瘧疾
第三十八册
瘴瘧指南二卷(明)鄭全望撰
清同治元年(1862)汲古軒刻本 一
痎瘧論疏一卷痎瘧疏方一卷(明)盧之頤撰
清順治四年(1647)錢塘盧之頤月樞閣刻本 一五五
瘧疾論三卷(清)韓善徵撰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上海知止軒石印本 三二五
痢疾
第三十九册
痢瘧良方一卷(清)倪涵初撰
清道光九年(1829)山陰周維翰等刻本 一
痢疾論四卷(清)孔毓禮撰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黎水陳元謙益堂刻本 一九
熊氏痢症一卷(清)熊家驥編
清同治元年(1862)清江楊觀成堂刻本 三七五
第四十册
治痢金丹八卷治痢金丹方二卷(治痢金丹卷一至六)(清)沈漢澄撰
清嘉慶十三年(1808)養心堂刻本 一
第四十一册
治痢金丹八卷治痢金丹方二卷(治痢金丹卷七至八 治痢金丹方卷一至二)(清)沈漢澄撰
清嘉慶十三年(1808)養心堂刻本 一
痢疾明辨一卷(清)吴士瑛撰
清沙綺樵抄本 二六一
痢疾痧症
第四十二册
泄痢全生十二卷(清)安濂撰
清光緒十四年(1888)星沙安濂自刻本 一
痧脹玉衡書三卷後一卷(卷上至中)(清)郭志邃撰
清康熙十四年(1675)鴛水何元英刻本 一二九
第四十三册
痧脹玉衡書三卷後一卷(卷下 卷後)(清)郭志邃撰
清康熙十四年(1675)鴛水何元英刻本 一
晰微補化全書二卷補遺一卷(卷上)(清)王凱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毗陵王凱振古堂自刻本 二〇九
第四十四册
晰微補化全書二卷補遺一卷(卷下 補遺)(清)王凱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毗陵王凱振古堂自刻本(原書補遺有缺葉) 一
痧症全書三卷(清)王凱編
清嘉慶三年(1798)泰興耕道堂刻本 二〇七
第四十五册
痧證彙要四卷附痧證指微一卷(清)孫玘編
清道光二年(1822)太倉孫玘自刻本 一
第四十六册
痧症傳信方一卷(清)寇蘭皋輯
清道光十二年(1832)津門寇蘭皋蒓香堂自刻本 一
吊脚痧方論一卷(清)徐緘撰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鄞邑董氏刻本 二一五
急救异痧奇方一卷佚名
清光緒十年(1884)晝錦堂刻本 二七五
痧症度針二卷(卷上)(清)胡鳳昌輯
清同治十二年(1873)浙江趙寶墨齋刻本 三七一
第四十七册
痧症度針二卷(卷下)(清)胡鳳昌輯
清同治十二年(1873)浙江趙寶墨齋刻本 一
急救痧症全集三卷(清)費山壽輯
清光緒九年(1883)笠澤三省書屋刻本 一一一
經驗急痧方法三卷(清)管斯駿編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上海管可壽齋石印本 四六七
霍亂
第四十八册
霍亂證名醫論彙闡一卷(清)吴祖慶輯
清道光元年(1821)華亭金誠刻本 一
急救時症經驗良方一卷(清)俞成甫撰
清咸豐六年(1856)刻光緒十二年(1886)慈溪馮允騤印本 七一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四卷(清)王士雄撰
清同治二年(1863)上海陳氏崇本堂刻本 九九
活命新書一卷(清)徐可撰
清同治二年(1863)崇州徐毓海福建撫署刻本 三六七
霍亂 鼠疫
第四十九册
霍亂轉筋醫商一卷(清)胡傑人撰
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 一
霍亂辨證二卷(清)江曲春(清)趙履鼇撰
清光緒十四年(1888)興化實濟局刻本 二一
霍亂燃犀説二卷末一卷(清)許起撰
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 五七
霍亂新論一卷(清)姚訓恭撰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丹徒姚訓恭自刻本 一四三
鼠疫彙編一卷(清)羅汝蘭撰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順德龍裕光刻翰文堂印本 一九三
時症良方釋疑一卷(清)黎佩蘭撰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肇城景福局刻本 二九五
第五十册
鼠疫約編一卷(清)鄭奮揚編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乍浦楊鉞雙江袖海廬刻本 一
鼠疫非疫六經條辨一卷(清)黄仲賢編
清宣統元年(1909)羊城黄仲賢致和堂自刻本 二二七
鼠疫抉微四卷(清)余德壎輯
清宣統二年(1910)上海瀆素盦鉛印本 三六七
![]()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大项目编辑室
供稿 | 宋红垚 编辑 | 刘思宇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