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这波急转弯,着实让全网看傻了眼。从高调叫嚣 “台湾有事,日本将行使武力”,到四天后彻底噤声,这 96 小时的大反转,让全网都措手不及。
![]()
高市早苗急踩刹车
要知道,就在 11 月 7 日当天,高市早苗还在日本国会上态度强硬,直言 “台湾有事时,日本可以使用武力”。这话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哗然,被视作日本对华政策的又一次激进试探。
日本右翼捧她是昭和精神继承人,觉得她敢对华强硬,能彰显日本在东亚的存在感。可谁也没想到,仅仅四天后,这位被称作 “铁娘子” 的政客突然刹车降温,不仅不再提这话,连相关话题都刻意回避。
11 月 10 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回应在野党质疑时,称自己之前的言论只是 “对最糟糕情况的假设性讨论” ,还强调自己的立场不算日本政府的统一看法。
这个急转弯,绝非偶然。就在高市早苗改口的同一天,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出了一份罕见的严正声明,直接戳穿了日本的惯用手段。
声明中明确指出,日本在历史上多次以 “国家存亡危机” 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比如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和 1941 年偷袭珍珠港,日本都是用这种理由来为自己的侵略行为开脱。现在高市早苗又提出类似说法,这难免让人怀疑日本是不是想再次走上侵略的老路。
更狠的是,声明还引用了当年日本的原版日文公报,戳破其 “为了国防与国民生存” 的虚伪说辞,这份声明不是单纯的历史回顾,而是一次赤裸裸的警告,警告日本别再玩这套危险的把戏。
两条消息相隔不到 12 小时,一个突然收声,一个严厉警告,谁在背后施压,一目了然。
计谋玩砸了
其实高市早苗的言论,从来不是她个人的失言,日本的政治精英历来就很擅长运用危机叙事来推动军事扩张。
![]()
看看日本 2025 年的防卫预算就能发现,预算达到 8.3 万亿日元,和之前比上涨了超过 13%。其中有 1.2 万亿日元专门用于 “反击能力整备” ,这包括把 12 式岸舰导弹的射程增加到 1000 公里。
说白了,日本就是想突破专守防卫的限制,为主动打击找借口,高市早苗口中 “台湾有事” 的论调,就是给这套扩军计划做舆论铺垫。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后来在国会上说了一句话,不小心露了底:“要是过分强调国家生存,就会把底线暴露出来,这样更容易遭到攻击。”
这话等于承认,所谓的强硬言论就是心理战,目的是测试国际社会的容忍度。他们哪里是担心防御不足,分明是在试着让未来的军事冒险合法化。
可这次试探,明显玩砸了。
首先是日本国内的舆论反弹超出预期,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刷屏质问:“台湾有事,凭什么就是日本的事?”
普通民众心里很清楚,真要是介入台海,最终只会被拖入战争,没人愿意为政客的野心买单。高市早苗就是被推到台前的试探先锋,一旦舆论温度太高,就成了替罪羊,她的 “收声” 看似是个人表态,实则是日本政坛的系统性退缩。
中国大使馆的声明,是一次很精准的反制。这次声明没有绕弯子,直接把历史和现实挂钩,告诉日本:这套把戏我们早就看穿了,再敢试探,必遭反制。
舆论降温,但底层逻辑没改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之前曾直白警告,说 “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虽然之后这条内容被删了,但立场很明确: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有底线,碰不得,碰了就要付出代价。
这 96 小时就像是一场关于东亚安全的实时实验。
日本试图通过强硬话语来重塑地区安全秩序,为军事扩张创造合法性;美国在幕后观望,既希望日本在遏制中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又需要控制风险;中国则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事实进行反击,直接让日本的试探失败。
日本退了一步,舆论降温了,但底层的逻辑根本没改,高市早苗闭嘴,不代表日本放弃了相关计划,反而会让政府更谨慎、更系统地推进扩军。比如导弹部署、海上安全合作,未来可能都会借着 “防卫常态化” 的名义继续推进。
![]()
我们需要意识到,高市早苗的个人表态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整体转向。他们这次试探失败,大概率会换个说法、换个人、换个场合再试。
但中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敢插手,必遭坚决反击。日本要是看不清这一点,继续抱着危险的野心往前走,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