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以“秸秆变肉”现代智慧为引领,依托丰富秸秆资源构建农牧循环绿色养殖模式,全力打造肉牛全产业链,让“蒙城黄牛”品牌成功走向全国市场。2024年,蒙城县获评安徽省养殖10强县(肉牛);2025年8月,“蒙城黄牛” 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价值超5亿元。
![]()
蒙城县一生态养殖基地。代慧康摄
在岳坊镇的安徽省牛犇牧业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由上海旭堃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占地100亩,设计存栏6000头。“我们采用新型‘场床一体化’养殖工艺,建设6个养殖大棚,实行精准‘饲喂’,针对每一栏牛的情况使用不同喂养方法。”公司总经理张小苏介绍,目前基地存栏3000余头,今年已出栏2000余头,每头牛价格在1—2万元,销路覆盖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近年来,蒙城县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皖北肉牛特色试验站”,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成“蒙城黄牛”基因鉴定并建立品种基因库,推广TMR精准饲喂技术,使养殖成本降低10%以上。目前,全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600多家,其中规模养殖场199家,现存栏肉牛5.1万头,出栏肉牛5.5万头,形成沿芡河、茨河和涡河的“两带一区”产业集聚带。“全县现有秸秆饲料生产厂家3家,牛肉产品深加工企业7家,蒙城黄牛肉直营店32家,有机肥厂6家。” 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水产室工作人员朱叶说。
为实现牛肉精准处理,蒙城县大力建设高标准屠宰深加工园区,引入蒙城赢财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补足加工短板,该企业年屠宰量可达4万头。“活牛从进场检验、屠宰过程检测到肉产品出厂合格检验,每一环都严格把控。我们按客户要求将牛肉精细化分割为32个部位,既方便客户采购,也提升了工厂产值。”公司总经理王守路介绍,市场对“蒙城黄牛”认可度高,2024 年度公司屠宰肉牛1万余头,产值达2亿元;2025年开宰至今,屠宰规模已近万头,充足的存栏量让企业对后续市场充满信心。
蒙城县不断延伸肉牛产业链条,研发生产牛肉预制菜、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一头牛”价值最大化。2024年,全县有牛肉加工企业10家,加工牛肉4800吨,产值5.8亿元;在上海、合肥等长三角城市设立冷鲜肉直营店32家,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肉牛交易7.4万头,交易额11.1亿元。
“下一步,蒙城将继续强化品牌建设与保护,完善产业链条,增强科技支撑,拓展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朱叶表示。(赵慧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