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如皋市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
小美(化名)男友和小丽(化名)男友在打网络游戏时发生了矛盾,出于报复心理,小美通过小丽男友的抖音账户主页找到了小丽的个人信息,顺藤摸瓜找到了小丽的短视频平台账号。
接着,小美将小丽发布的照片恶意p成遗像,并配上侮辱、诋毁、诽谤性的言论,做成视频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中,同时@了小丽及其多个好友。该行为导致小丽情绪失控并伴随持续性失眠,只能去医院寻求帮助。
最终,小丽被确诊为患有轻度焦虑和重度抑郁。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小丽诉至法院,要求小美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考虑到小丽目前情绪不稳定,若开庭审理反而会激化双方矛盾,如皋法院长江法庭法官陆兰兰决定先组织双方调解。经过电话沟通、释明法理,小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小丽所带来的伤害,表示愿意向小丽赔礼道歉并进行赔偿,同时承诺今后会吸取教训,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不在网上发布侵犯他人隐私、有损他人声誉的信息。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小美当庭对小丽道歉并赔偿。
法官说法
利用网络账号“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行为,是指恶意获取他人隐私信息甚至煽动网民进行网暴,本质是“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的结合。其危害已从虚拟网络空间延伸至现实社会,对个人、社会及网络生态造成多维度负面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利用网络账号“挂人”的行为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侵犯他人名誉权或将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责任。
法官提醒:一方面,网络用户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尊重他人合法权益是法律底线,任何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相应的代价。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公民个人也应当增强隐私保护意识,避免在公共平台上过度分享个人隐私信息,合理设置社交平台隐私权限,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最大程度降低隐私权被侵犯的风险。
来源|如皋市人民法院
![]()
(来源:江苏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