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EUV光刻机动辄几十万个零件,但核心就三大件:光源、物镜系统、工作台。
可如今大家一提国产光刻机,张口闭口都是“光源突破”,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个藏在机器里、被称为“上帝之眼”的光学镜头,也是被卡得最死的环节。
![]()
就拿EUV光刻机来说,全球能造配套镜头的只有德国蔡司一家。
蔡司的镜头牛到什么程度?坊间传闻,要是把这镜头放大到地球那么大,表面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这种技术门槛,直接把其他企业挡在门外。更关键的是,蔡司的镜头根本不对外销售,只供ASML一家。
![]()
早在十年前,ASML就砸了10亿欧元买下蔡司半导体部门25%的股份,硬是把两家绑成了利益共同体。现在不光是EUV,ASML所有型号的光刻机用的都是蔡司镜头,连日本的尼康、佳能想造点高端设备,也得找蔡司供货。
有人算过账,全球90%的芯片生产都离不开蔡司的镜头。越是先进制程的芯片,越依赖这套“上帝之眼”。要是哪家的芯片没经过蔡司镜头的“凝视”,那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先进产品。
![]()
反观国内,这些年光学镜头企业冒出来不少,可大部分都在卷手机、摄像头这些消费电子领域。这些镜头精度要求低得多,和光刻机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据专业人士透露,现在国内连浸润式光刻机的光学镜头都搞不定,更别说EUV级别的了。从制造工艺到平整度、精度,每个环节都差着代际距离,不是靠堆钱就能短期追上的。
![]()
不少人觉得,只要搞定了EUV光源就算成功了一半。可现实是,光源和镜头缺一不可。没有配套的高精度光学系统,再好的光源也刻不出先进芯片。更让人着急的是,这种技术差距不是单点突破能解决的。从材料研发到加工工艺,从检测设备到人才储备,每个环节都得从头补课。
所以说,别再把所有目光都钉在光源上了。那个藏在机器深处、默默决定着光刻精度的光学镜头,也是卡住中国EUV命脉的“上帝之眼”。不把这块短板补上,就算光源技术再先进,也造不出能用的EUV光刻机。这道理,比喊一百句“突破卡脖子”都实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