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江北新区永丰小学(以下简称永丰小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举着相机的身影。语文教师朱玉静举着相机,轻轻按下快门,将孩子们奔跑的身影、灿烂的笑容定格在时光里。
没有专业背景,没有滤镜修饰,这些质朴的照片在网络上悄悄走红,成为网友口中的“生命力大片”。
![]()
一台相机,定格校园美好
2009年夏天,刚走出校园的朱玉静怀揣着对教育的憧憬,来到了龙王山脚下的永丰小学。那时的教学楼朴素简洁,清晨的薄雾绕着山色,像一幅会呼吸的水墨画。
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绽放的纯粹笑容,她心里冒出个念头:要是能把这些快乐时刻留下来就好了。于是,她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台当时时髦的卡片相机,开始了 “随手一拍” 的习惯。
![]()
起初,孩子们面对镜头格外羞涩,有的躲在同学身后,有的抿着嘴不敢笑。朱玉静就耐心地鼓励他们:“勇敢一点,笑一笑才好看呀。” 她的相机里,渐渐多了孩子们在操场奔跑的身影、课堂上专注的眼神、运动会上拼搏的姿态。
2014年,朱玉静成为了母亲,学校也迎来了新变化 —— 现代化的校舍拔地而起,各类活动定期开展,她的卡片相机也换成了数码相机,能更好地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
十六年过去,朱玉静的相册攒下了厚厚的一叠。她翻起照片时总能准确说出每张的故事:“这张是去年运动会拍的,这张是开学典礼上抓拍的,那个躲在角落的孩子,现在都敢主动站到镜头前了。” 如今的孩子们见到她举着相机,会笑着围过来,争先恐后地喊:“老师,给我拍一张!”
一次次快门,读懂孩子的心
作为学生成长导师,朱玉静心里清楚,学校里不少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有些像小阳一样,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孩子内心敏感,更需要细心呵护。
她记得小阳刚来时总是独来独往,情绪低落。于是,朱玉静课间陪她看漫画书,让她帮忙挑选好看的照片,在她心情好的时候分享开心事。慢慢地,小阳开始主动分享心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渐渐融入了集体。
![]()
朱玉静和学生们
在朱玉静看来,教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守护孩子们的心灵。语文课上,她引导孩子们用日记表达情绪;班队会上,她组织“我的情绪小怪兽” 这样的主题活动;就连拍摄的照片,也藏着心理教育的契机。在她拍摄的照片中,也常常隐藏着心理教育的契机——“你看这张照片,小军从前总是躲在角落,现在能站在中间笑了,这就是成长。”
学校推行“全员关爱导师制” 后,“童心小屋” 里的秘密卡片、校园大树下的 “情绪树洞”,都是孩子们倾诉烦恼的地方。学校还推出了导师双向选择、“和老师合个影” 等活动,让师生慢慢变成了彼此信赖的朋友。
朱玉静常说,付出从来不是单向的。孩子们会远远跑来帮她抱作业,教师节悄悄送上亲手画的画、写的信,甚至是一颗舍不得吃的糖,这些温暖的瞬间,都被她珍藏在心里。
![]()
现在,永丰小学的很多老师都养成了随手抓拍的习惯。朱玉静说,大家都不是专业摄影师,只是忍不住想记录下孩子们纯粹的样子。十六年的时光里,她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变成了孩子们眼中“最懂我们的人”,手中的相机也从记录生活的工具,变成了 “教育的眼睛”。
谈及未来,朱玉静笑着说会一直拍下去。她的镜头里,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也见证着乡村教育的变迁。“乡村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守护童年、点亮梦想。”
朱玉静的相机还在继续工作,在阳光洒满的校园里,捕捉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瞬间,用光影为孩子们的童年,点亮一束温柔的光。
素材来源 | 江苏教育报、教育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 | 范馨儿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