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闻悦朗读音频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项目会议上同事一条无关痛痒的建议,让你瞬间气血上涌;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你就忍不住拍桌怒吼;
人到中年,身体开始亮起红灯,明知要心平气和,却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心烦意乱。
想要摆脱情绪困扰,你或许能在《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一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与爱娃·温德勒。
他们结合四十余年专业经验,把处理情绪,摆脱困境的方法都写在了书里。
读完它,你就会明白:
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
安娜是一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从小渴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与丈夫彼得结婚后,她放弃了事业,跟随丈夫搬到慕尼黑,成了一名家庭主妇。
她以为等待自己的是亲密无间的婚姻生活,可现实狠狠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
一天晚上,彼得下班推开家门,拖着疲惫的身体,脱掉外套扑到了沙发上。
面对安娜的问候,他只简单作了一声应答。
安娜一直期盼着丈夫能跟她聊聊家长里短,可却久久不见他出声。
丈夫的沉默让安娜感到失落,她内心瞬间涌起了一股无名火。
她开始指责丈夫袜子乱放、报纸随处乱扔,抱怨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付出。
而此时无论彼得如何回应,安娜都无法平静。
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来。
这种情景,在他们的生活中频繁上演。
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乱发脾气,互相指责。
久而久之,两人都身心疲惫,婚姻也变得岌岌可危。
有人说:
“婚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琐事,而是情绪失控。”
深以为然。
真正导致婚姻危机的,不是那些没人干的家务,而是没被妥善安置的情绪。
情绪一上头,不仅会击垮你的内心,甚至会把你的人生拖入深渊。
![]()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野马效应”。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蝙蝠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
它们常去叮咬野马,最后很多野马被折磨致死。
一开始,很多人以为,野马死亡的原因是失血过多。
但经专家研究,蝙蝠吸血量很少,对野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并不足以致死。
而让野马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它们被叮咬后,因过度愤怒而狂奔,最后力竭而亡。
很认同一句话:
“生活里的苦,大多是情绪种下的毒。”
很多时候,我们遇上点事情,就开始抱怨、内耗、焦虑......
结果越抱怨,生活越陷入泥潭;越焦虑,日子越过得拧巴。
到最后,不止自己受伤,生活也变成了一场苦旅。
不能控制情绪,任其反客为主,人生注定难逃失控的结局。
![]()
为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安娜和彼得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情绪的症结,也找到了重拾幸福的密码。
追溯过往,两人的情绪困境早已埋下伏笔。
安娜在家排行老二,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她不得不承担家务和照顾妹妹的责任。
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注,她总是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童年的经历让她在婚姻中变得格外敏感,极度渴望丈夫的关注。
一旦她感到被忽视,情绪便会失控。
而作为独生子的彼得,在母亲的包办下长大,遇到问题习惯逃避。
他对妻子的抱怨感到疲惫,又为她的牺牲感到内疚。
内心的矛盾让他选择用冷漠来回避问题,反而让关系陷入到了更深的僵局。
![]()
意识到问题后,两人开始学习管理情绪。
安娜练习把目光从丈夫身上移开,每周留出一天给自己做喜欢的事。
对于丈夫乱放袜子的习惯,她和丈夫做了一个约定:积攒三双袜子,就由丈夫请她去看歌剧。
这样既化解了矛盾,又增进了感情。
彼得也开始放下逃避的姿态,学会倾听妻子的诉求,跟妻子坦诚对话。
渐渐地,两人的情绪稳定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指出:
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所决定。
换句话说,情绪反应决定了我们绝大部分的生活质量。
正如罗翔教授所言:
“人生的输赢,并不是看分数,而是看控制率;能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被情绪奴役,而是能主动掌控情绪。
情绪稳,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事能明。
人生诸多烦恼,不是因事而生,而是因心而起。
掌控情绪,就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
哈尼希说:
“人生想要过得轻松,就要做减法。”
减去情绪内耗,才能为心灵腾出空间;减去过度反应,才能找回内在平静。
当我们学会去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去表达,便能快乐地过好每天。
根据作者在书中给出的指南,我总结了三个方法,分享给你。
![]()
1、了解内心的需求
阿尔诺·格鲁恩说:
“当人与自己真正的需求脱节时,所有的一切必然成为一场战斗。”
很多时候,我们的负面情绪,产生于需求得不到满足。
某个需求如在过去得不到满足,便会在内心留下痛点,如若现在仍不被满足,就会打破生活的平衡,从而引发情绪爆发。
为更好地了解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我们可这样操作:
针对每一项需求,根据其重要程度,为它过去和现在的满足程度,给出0-10分的评分。
这样,不仅可以看出各项需求在过去和现在的满足程度,还能通过对比,找到那些未满足的核心需求。
曾听过一句话:
“高质量的人生,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情绪的波动,源于内心的失察。
唯有洞察内心的需求,才能开启掌控情绪的第一步。
![]()
2、合理分配精力
了解到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精力投入其中。
塞巴斯蒂安是一名软件安装项目负责人。
无论在任何场合,只要接到同事电话,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
复盘时间花销时,他才发现,自己15%的精力,都花在了帮同事处理杂事上。
然而,精力的错配让他想做的事被搁置,整个人都变得烦躁不已。
后来,他拒绝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将省下的时间用于陪伴家人和个人提升。
经过精力调整,他不仅家庭关系融洽,工作成就感增强,情绪也变得愈发稳定。
俗话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做减法,在重要的事上做加法。
少为无关之事内耗,多为值得之事投入。
把精力投放在你最想做的事上,情绪才能更加稳定。
![]()
3、与过去握手言和
作者有一个洞察:
“情绪的深度困扰,往往源于童年时期基本需求的受挫。”
情绪失控的背后,往往藏着过往的印记。
书中有一个故事:
一只小狗,被一条三米长的绳子拴在树上,当绳子被解开后,它仍只知沿着原地跑。
后来,它慢慢往前跑了几步,直到意识到已完全摆脱束缚,才加速跑向远方,实现了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也如这只小狗,被父母的观念或童年的经历紧紧束缚。
如果我们不懂得主动挣脱绳子,一生都将被过去困住。
著名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们都曾受过伤,但过去的事终究无法改变。
如果我们一味沉浸在过去,心里的高墙只会越筑越高。
只有学会与过去握手言和,才能卸下枷锁,轻装前行。
![]()
莫言曾说:
“你细心观察一下周边的人,动不动就生气的,没有一个是智者,他们生活多半过得一团糟。”
其实,这一团糟的又何止是生活?
每一次情绪的失控,都是对人生的一场消耗。
它扰乱你的心绪,打乱你的节奏,把人生越搅越糟。
人到中年,换个情绪,就是换条命。
及时把情绪的火苗扑灭,把心里的垃圾清空,才能在一地鸡毛里稳住心绪,守住健康。
愿你我都能在纷扰的日常中,修得一颗平常心。
从此,不急不躁,不忧不惧,平安度四季,静静度流年。
作者 | 王小妞,把生活的光,缝进字里行间。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2026年,十点读书×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上万本好书中精选出365本好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清单。
诺奖作品、经典名著、影视原著…各类型全覆盖;
雨果、莎士比亚、加缪、老舍、萧红…一次读过瘾。
扫码即听,省去一切挑书、选书麻烦。

而且每本日历都可以绑定3个手机号,全家都能听。
自带的小夜灯,轻轻一触、即可照明,照亮每一位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现在下单,直接“拍1发9”不要错过~
「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