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知道AI无法取代你的工作——这并不是他们裁员的真正原因。
作者:SinéadBovell2025年11月10日
![]()
关于AI和裁员的错误叙事
过去两周,多家巨头接连宣布裁员计划——亚马逊裁减1.4万名企业员工,YouTube推出自愿离职补贴方案,同时还采取了放缓招聘等软性重组措施。
这些都是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却被多家媒体完全误解。“AI正在抢走工作”成了主流论调,但这并非事实,至少目前还不是。AI尚不具备从头到尾自动化完成工作流程的能力,尤其无法自动化成千上万个工作流程(无论有多少“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声称自动化取得了成功)。
理解背后的真实情况至关重要,因为这预示着未来更大规模的变革。这些裁员并非孤立的企业行为,而是企业为适应新时代而进行重组的早期信号。如果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还会出现更多轮的重组。在这些企业内部,问题不再是“AI能否胜任这项工作?”,而是“为了在AI时代生存并保持竞争力,我们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谁将成为AI时代的亚马逊?
AI是一种通用技术。就像互联网和电力一样,这类技术推动着整个行业的根本性变革。市场扩张与消亡,新的行业不断涌现。通常情况下,颠覆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与颠覆后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并不相同。亚马逊看待AI时,不会只想着 “这项技术能帮我们节省多少岗位”,而是会铭记 “我们诞生于上一次通用技术革命(互联网)”。他们在思考:“谁会成为AI时代的亚马逊?答案必须是我们,否则一切就结束了。”
这些企业正在主动自我变革,而非让新入局者来颠覆自己。他们精简机构、扁平化管理,以便能像那些觊觎其市场份额,或可能让其市场彻底过时的初创企业一样灵活运转。这是一种前瞻性重组。
YouTube并非仅仅着眼于如何让AI更好地支持现有平台(或许有部分团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的思考更为宏观:在AI时代,内容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把自己置于上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新闻的视角,思考如果互联网出现,人们创作和分享媒体的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大公司的声明中看出。
亚马逊负责员工体验和技术的高级副总裁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
“这一代AI是自互联网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它使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创新。我们深信,我们需要更精简的组织结构,减少层级,明确责任,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为客户和业务做出贡献。”
亚马逊深知自己是因为互联网而诞生的,所以他们在审视现状:如果我们不主动以初创企业的姿态迎接变革,谁会成为AI时代的下一个亚马逊?
YouTube的首席执行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展望未来,YouTube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是AI。AI有潜力彻底改变平台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充分利用这一机遇。”
在这些公司宣布裁员的同时,它们也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芯片、数据中心、能源和计算。这些举措并非为了提振季度盈利,而且这些公司也没有陷入财务困境。它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它们真正追求的并非短期利润,而是长期生存。AI领域的投入成本高昂,而每一笔用于提升未来竞争力的资金,都必须有相应的来源。
“AI正在抢走工作”这种说法的问题所在
这就是我如此坚持让人们了解真相的原因。因为如果“人工智能正在抢走你的工作”这种说法持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可能会产生错误认知:要么认为AI无法胜任自己的具体工作,所以岗位是安全的;要么认为只要全力以赴掌握AI,就能高枕无忧。
虽然后者确实有帮助,而且无论如何都是一项正确的投资,但事实是,AI能否胜任你的工作,很可能与这份工作的命运无关 —— 这并非企业优化的核心目标。
企业的战略判断是:在未来的企业形态中,这些工作流程将变得无关紧要;即便某些流程仍需保留,AI最终也能胜任。而这种错误叙事还可能让人们轻信 “AI生产力被夸大”“企业对AI感到失望” 等说法,从而不愿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准备。
劳动力市场的新篇章
企业当前正在经历的重组不会是一次性的变革。AI如今的能力,与24个月后、48个月后的能力将大相径庭。企业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招聘大量全职岗位,因为没人能确切知道24个月或48个月后,这些岗位的具体职责会是什么。
我们正在进入我所说的 “独立工作时代”: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形态将转向更独立、基于项目、自我管理的工作模式,人们将更灵活地在不同 “企业” 之间切换。
职位头衔的概念将逐渐淡化——如果一个岗位在18个月后会完全变样,且很可能由其他人担任,又该如何定义它?未来将是 “技能优先于岗位”,在很多情况下,“技能优先于资历”。岗位可能会消失,但工作本身不会。
当下我们该做些什么?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会与人工智能协作。AI将成为所有工作流程、所有企业重组的基础平台。目前我们仍处于学习阶段,但不久之后,AI将变得像电脑一样普及——没人会问你 “会不会用”,而是默认你 “必须会用”。
我们需要开始培养在AI时代蓬勃发展所需的各项技能。例如判断力(你知道该向这些超级计算机提出哪些问题吗?你知道如何评估它们的回答吗?)、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情境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正如AI经济学家阿杰·阿格拉瓦尔(AjayAgrawal)在“我有问题”(I'veGotQuestions)节目中所说,未来我们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指导AI系统
这一切确实需要时间消化——被迫进入独立的项目制工作模式,却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但我们越早预见这些变化,就越能更好地应对。我会继续写作和记录,见证这一转变的到来。这并非工作的终结,而是新篇章的开始,我们将共同经历它的初稿。
本文编译自substack,原文作者Sinéad Bovell
https://sineadbovell.substack.com/p/everyones-getting-the-ai-layoff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