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农村局消息,2025年雁江稻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季度,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600余亩,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达4.37万亩,产量达3900吨,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注入新的动能。
![]()
丹山镇丹山河稻虾种养带。雁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生物饵料,小龙虾为稻田除虫、施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稻谷与小龙虾的双丰收、高效益。
2024年,雁江小龙虾养殖面积3.8万亩,年产量3600余吨。同年12月召开的区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稻虾扩面,力争在3年内推动小龙虾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今年以来,雁江区将稻虾综合种养作为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加大稻虾综合种养推广力度。前三季度,全区新增稻虾5600余亩,一季稻、两季虾的种养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认可。
产量的快速增长,有力证明该模式的巨大潜力和成功实践。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小龙虾产量已超过去年,不仅丰富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菜篮子”,将“雁江小龙虾”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而且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与过去单一种水稻相比,稻虾种养模式下,每亩可增收3000元左右。稻虾米的价格也比普通稻米高,而且不用担忧销售问题。”东峰镇金龙村稻虾种养户纪建尝到了综合种养的“甜头”。当前,他正忙着往稻田里蓄水,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小龙虾养殖。
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它改善了土壤结构,保护了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出的稻米和小龙虾更绿色、更健康,符合当前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区委关于小龙虾产业的发展规划,继续加强稻虾扩面工作,在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稻虾产业提质增量,进一步创响“雁江小龙虾”品牌,让“稻虾田”成为振兴乡村产业、带动百姓致富的“黄金田”。(胡明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