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三个月,我卖掉了唯一的小两居,给他转去94.7万。
![]()
![]()
王女士在派出所说完这句话,民警抬头看了她一眼,只回了一句:“对方真名都不止一个,你排第4号。
没有铺垫,这就是郑州2023年最扎心的婚恋诈骗案:一个29岁无业男子,用“中英混血、家族信托、海外酒庄”三件套,在同一座城市里同时圈住5名女性,卷走300多万。
王女士不是第一个上当的,却是第一个把房子搭进去的。
很多人一听“被骗近百万”,第一反应是“傻子太多”。
可看完警方卷宗你会发现,这套剧本像手术刀,每一步都切在当代单身女性的情绪大动脉上。
第一刀:年龄差。
他专挑30—38岁、经济独立、情感空窗的女生。
心理学上叫“时间压力错觉”——女性越接近社会时钟的尾端,越容易把“可遇不可求”当成“不能再错过”。
第二刀:身份差。
“我爸是国企书记,我妈是英国贵族,信托基金到我30岁才能动。
”——一句话把阶层、神秘、未来预期全拉满。
警方后来查实,他爸是河南某县国企普通职工,妈是本地超市收银员,英国影子都没。
第三刀:场景差。
他从不微信语音,只打FaceTime,背后永远是一面英式书架,镜头里偶尔晃过“管家”。
技术组鉴定:书架是淘宝298元包邮的背景墙,管家是AI换脸循环录像。
第四刀:现金流。
![]()
交往第27天,他说“酒庄逃税被扣,需要过桥资金,两周就还”。
王女士犹豫,他甩出一份英文合同,签字栏赫然印着“Standard Chartered”水印。
经侦大队后来告诉我们:水印是下载的模板,合同上连银行SWIFT代码都是错的,但多数人不会细看。
四刀下去,房子没了。
警方冻结资产时,他名下只剩一辆二手凯迪拉克,其余的钱被拆成三份:
1. 17万充了直播平台,给别的主播刷火箭,制造“自己也有事业”的假象;
2. 62万在郑州正商蓝钻租了半年顶层复式,用来拍“富二代日常”短视频,继续钓鱼;
3. 剩下的提现、拆单、混同现金,让资金流向像打散的扑克牌,警方追了两个月才理出头绪。
河南省反诈中心把这类新变种叫“跨国杀猪盘2.0”:
——不再用“高富帅”老照片,而是真人出镜、实时互动;
——不再只骗感情,而是让女方“看得见”资产:带你视频看房、看酒庄、看信托文件;
——不再一次性收割,而是“温水煮青蛙”:先借10万,一周后还你12万,再放长线钓大鱼。
王女士的94.7万,就是在“先还12万”之后一次性出去的。
很多人问:难道一点破绽都没有?
有。
交往第40天,他发了一张“伦敦街头”照片,左上角路牌却是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王女士截图想质问,对方秒撤回,再发一张“原图”,路牌被P掉了。
那一刻她犹豫过,但“万一错怪他”的念头占了上风。
![]()
警方说,90%的受害者在转账前都察觉过异常,只是“沉默成本+面子+不甘心”让人把怀疑咽回去。
案件走到今天,男方已被刑拘,检察院将以“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提起公诉,量刑起步10年。
王女士的房子暂时回不来,好在法院先行为她登记了“退赔顺位”,等赃物赃款的清退。
心理干预师给她布置了一道作业:每天写下“我为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我为他失去什么”。
想彻底挡住下一拨“中英混血”?
记住三句话,比背法律条文更管用:
1. 任何恋爱对象,只要开口借超过他“一个月收入”,先把情话存档,把转账暂停。
2. 视频里再奢华,也要求“线下同框”:约在当地最热闹的商场,看他敢不敢走一千米。
3. 手机搜索“姓名+诈骗”不够,再去“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身份证尾号,5秒出前科。
最后,别把“恨嫁”当成“降价清仓”。
真正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人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蛋糕端走。
王女士在笔录最后一页写了一行字:
“我失去的只是一套房子,不是判断未来的能力。
愿她下次恋爱前,先想起这句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