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韵载情,星辉映德——赏析《忘年星辉——致木子女士》的诗性力量
李新
《忘年星辉——致木子女士》是一首以“忘年交”为魂、以自然为骨的七言律诗。全诗八句一韵到底,无激昂之语,却以霞、松、兰、月、泉石、蕙风、星辉等清雅意象,将木子女士的德才风骨与二人跨越岁月的深厚情谊,织成一幅温润绵长的画卷。诵之如品清茗,初觉字句清雅,再品便见意韵回甘,恰如编者按所言“如月落千川,余光犹在”。
![]()
一、意象:以自然为笺,写尽“德才双馨”的人格画像
诗人未用一字直白夸赞“贤”“才”,却以自然意象为“笔墨”,让木子女士的形象从诗句中“活”起来——每个意象都是人格的注脚,层层叠加出“清雅而有力量”的长者模样。
“松”与“兰”:喻品格之坚与才情之雅
开篇“霞映松窗共忘年”,“松”既是窗前实景,更暗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坚韧:霞光照亮松窗,二人在此共度“忘年”时光,既写相处的温馨场景,又以松的品格为木子女士“立骨”——虽历经岁月,仍有不屈的精神底色。紧接着“兰章读罢即春天”,“兰章”既指木子女士笔下的好文章,又呼应“兰为王者香”的清雅:读她的文字如沐春风,既赞其才情出众,更写其文字能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让“才情”不再是抽象的评价,而成为可感知的“春日暖意”。
“泉石”与“蕙风”:显初心之纯与人格之润
颈联“霜鬓不遮泉石志,尘襟因挹蕙风旋”是全诗的“人格高光”。“霜鬓”点出木子女士的年龄,却以“不遮泉石志”形成对比——岁月虽在鬓间留下痕迹,却挡不住她对“泉石”般淡泊、纯粹生活的追求,这是对其“坚守初心”的赞美;“蕙风”是带着蕙草香气的风,“尘襟因挹蕙风旋”则写诗人受其影响:沾染尘世烟火的衣襟,因沐浴她如蕙风般的品性而变得洁净,既写木子女士人格的“润人之力”,也暗抒“忘年交”中“受其滋养”的感恩之情。
![]()
二、情感:以时光为线,串起“双向滋养”的忘年之谊
全诗的情感并非单向的“敬仰”,而是两段生命“同行”的共振——从“共赏”到“共忆”,再到“共行”,情感层层递进,写尽忘年交的珍贵。
开篇“共忘年”:写相处的“无界”之暖
“霞映松窗共忘年”一句,“共”字是关键:霞、松、窗构成的静谧场景里,年龄的隔阂被悄然消解,只剩二人对谈的温馨。没有刻意强调“忘年”的特别,却以“共”字传递出“因投契而忽略年龄”的自在,为全诗的情谊定下“平等、温暖”的基调。
中腹“忆旧莲”:写过往的“绵长”之味
“月落千川忆旧莲”是情感的沉淀。“月落千川”是宏大而静谧的夜景,“旧莲”则是二人共同的回忆——莲象征纯净、持久,恰如他们的情谊:即便时光流转,过往的美好仍如月光洒遍江河般,清晰留在心中。一句“忆旧莲”,没有浓墨重彩写往事,却让“情谊深厚”藏在“月与莲”的意境里,余味悠长。
结尾“同行光里”:写未来的“相伴”之盼
尾联“星辉引我长歌远,同行光里即人间”将情感推向高潮。“星辉”既呼应标题,又象征木子女士——她如星光般,为诗人指引前行的方向;而“同行光里”则打破了“长者引领、晚辈追随”的单向关系,变成“二人并肩在星光下同行”,这份情谊不再是“仰望”,而是“相伴”。最后“即人间”三字更是点睛:有这样的情谊相伴,平凡的人间也变得格外值得,将“忘年交”的价值升华为“让生活更美好的力量”。
![]()
三、韵律:以一韵到底,衬出“清雅恒久”的诗味
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最直观的特点是“一韵到底”(年、天、锦、莲、志、旋、远、间,虽部分为邻韵,但读来流畅和谐)。这种韵律上的“连贯”,恰与诗中“情谊恒久”“人格清雅”的内核相契合——没有急促的转折,没有突兀的停顿,如流水般平缓却持久,正如木子女士的品性,也如二人的情谊:不张扬,却能在岁月里始终保持温度。
同时,诗句的“炼字”也让韵律与意境交融。如“呈新锦”的“呈”字,写出“云开后万里锦绣铺开”的开阔感,既呼应木子女士带来的眼界提升,又让诗句有画面的“舒展感”;“旋”字则写出“蕙风拂过,尘襟随之轻旋”的动态,让“蕙风润人”的场景更鲜活,读来既有韵律美,又有意象美。
合诗再品,《忘年星辉——致木子女士》从不是一首“为赞而赞”的诗。它以自然意象绘人格,以时光脉络串情谊,以流畅韵律衬诗味,最终让“木子女士的德才”与“二人的忘年之谊”,都如诗中的“星辉”般——不耀眼夺目,却能在读者心中留下一片温和的光,久久不散。
![]()
作者简介:
李新,身兼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树痕文学社副社长、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肥城作协副主席等多项职务,同时还担任都市头条·华夏艺苑认证主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泰山文学主编,其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多元的文学身份,充分展现出了她卓越的才华与深厚的学识底蕴。她笔耕不辍,有千余篇作品散见于各类纸媒及网媒,部分作品更是收录于《山东散文选》《银海帆歌》《回望风吟处》等书籍及刊物,其原创歌词还斩获诸多奖项,卓越的创作成就彰显着她多才多艺的一面。在工作中,她时常为了创作和编辑工作忙碌至深夜,以笔为犁,深耕于文学的田野,用文字歌颂典型人物,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文学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其勤奋敬业的精神令人钦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