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安全始终牵动社会神经,近日黑龙江省富锦市一起 18 岁女生失联事件,让无数人揪心。富锦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谢京慧,10 月 31 日晚放学后独自打车前往松花江附近后失去踪迹,家属报警后,警方、民间救援力量及社区多方联动展开搜救。截至 11 月 10 日,失联已超 10 天,搜寻仍在全力进行中,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牵动着家属与关注者的心。
失联当晚:校门口的等待与意外缺席
![]()
10 月 31 日的富锦市,已迈入深秋,夜晚气温降至零下,寒风裹着落叶在街道上打转。晚上 21 时 30 分,谢京慧的母亲申女士像往常一样,提前 20 分钟来到富锦市第一中学北门等候女儿放学。她穿着厚重的黑色羽绒服,手里攥着一个保温杯,杯里是刚泡好的热姜茶 —— 女儿肠胃不好,她习惯每天接女儿时带一杯,让孩子暖暖身子。
富锦一中的晚自习通常 21 时 50 分结束,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出校门,穿着统一的蓝白相间校服,说说笑笑地奔向等候的家长。申女士踮着脚在人群中寻找女儿的身影,目光扫过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却始终没看到谢京慧的踪迹。“平时她总会提前收拾好东西,第一个冲出校门,今天怎么没影了?” 申女士心里渐渐泛起不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杯的外壁。
22 时 10 分,校门口的学生几乎走空,保安开始关闭校门,申女士再也忍不住,掏出手机给女儿打电话,听筒里却传来 “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 的提示音。她又连续打了好几遍,结果依旧。情急之下,申女士赶紧联系谢京慧的班主任,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老师,您知道京慧今天没出来吗?我在北门等了快半小时,没见到她啊!”
班主任接到电话后也很意外,立即赶到学校保安室,调取了校内监控。监控画面显示,21 时 55 分,谢京慧背着双肩包,穿着学校统一的蓝色棉袄,从教学楼走出,没有和同学同行,径直走向了学校的西南门 —— 这个门平时走的学生较少,距离校外的出租车停靠点更近。“她好像提前想好要走这边,脚步很快,没做任何停留。” 班主任在电话里跟申女士描述,随后建议她赶紧报警,同时联系家人一起寻找。
申女士和丈夫谢先生汇合后,第一时间赶往富锦市公安局南岗派出所报案。路上,谢先生突然想起一件事:当天下午,女儿曾跟同学借了 10 元钱,同学问她借钱做什么,她笑着说 “放学想买杯奶茶暖一暖”。“现在想来,那 10 元钱可能根本不是买奶茶,而是用来打车的。” 谢先生的声音里满是懊悔,他恨自己当时没多问一句女儿的行踪。
监控追踪:10 元打车费与江边的异常举动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调取了学校西南门及周边路段的监控,很快还原了谢京慧离校后的行踪。监控显示,22 时 02 分,谢京慧走出西南门后,抬手拦了一辆停在路边的绿色出租车,拉开车门坐进了后排。民警通过出租车的车牌号,联系上了司机,司机回忆,当时女孩上车后只说了一句 “去松花江附近的 XX 小区”,一路上没再说话,只是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情绪看起来有些低落。
出租车行驶约 20 分钟后,抵达 XX 小区门口,谢京慧支付了 10 元车费,下车后径直走向小区旁边的松花江岸边。小区门口的监控清晰记录下她最后的身影:22 时 25 分,谢京慧走到岸边的石阶旁,先是放下背上的双肩包,拉开拉链似乎整理了一下里面的东西,随后又脱下身上的蓝色棉袄,叠整齐放在背包旁边。她站在原地停顿了约 1 分钟,抬头望了望漆黑的江面,然后迈开脚步,沿着石阶一步步向江边走去,最终消失在监控画面的边缘 —— 那里恰好是监控盲区,再往后的区域,没有任何镜头覆盖。
“看到监控里她脱棉袄、放背包的动作,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谢先生在派出所看完监控后,几乎站立不稳,被身边的亲戚扶住。他太了解女儿了,平时很爱惜东西,棉袄是今年刚买的,背包里还有她的课本和作业本,“她要是只是去江边散步,绝不会把这些东西留在岸边”。
11 月 1 日凌晨 2 时,谢先生、申女士跟着民警,沿着松花江岸边展开搜寻。夜色中的松花江格外寂静,只有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当他们走到监控盲区对应的岸边位置时,申女士突然发现石阶上放着一个蓝色的双肩包 —— 正是女儿的书包,旁边叠放着的蓝色棉袄,衣角还沾着些许泥土。申女士冲过去抱起书包和棉袄,手指颤抖地拉开书包拉链,里面的课本、作业本整齐地放着,还有一支没盖笔帽的中性笔,笔芯上还残留着墨水,仿佛女儿下一秒就会回来继续写字。
多方搜救:一周的坚持与毫无进展的等待
谢京慧的书包和棉袄被发现后,搜救范围迅速扩大。谢先生发动了所有亲朋好友,有的负责在江边沿线搜寻,有的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寻人启事 —— 寻人启事上,谢京慧的照片格外醒目:扎着马尾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穿着和监控里一样的蓝色棉袄,下方标注着 “18 岁,身高 165cm,失联时携带黑色保温杯”。
富锦当地的民间打捞队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家属,免费提供打捞设备。队员们穿着橙色的救生衣,推着橡皮艇来到江边,橡皮艇上搭载着水下探测仪,一点点在江面上移动。“江面太宽,水流也急,水下情况复杂,只能慢慢搜。” 打捞队队长告诉谢先生,他们每天从早上 8 点一直搜到傍晚 6 点,午饭就在江边啃面包、喝矿泉水,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随后,黑龙江佳木斯市的蓝天救援队也赶来支援,队员们携带专业的声呐探测设备,对重点区域进行水下扫描。声呐屏幕上,江水的流动形成密密麻麻的波纹,队员们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异常信号。“声呐能探测到水下 3-5 米的范围,但松花江部分区域水深超过 10 米,加上水流带动杂物,很容易产生干扰信号,判断起来难度很大。” 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说,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每天分两班搜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区域。
一周时间里,搜救队伍沿着松花江富锦段来回搜寻了不下 10 遍,谢先生和申女士几乎每天都守在江边,从日出等到日落。申女士的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嗓子因为连日的哭喊和寒风变得沙哑,却依旧每天对着江面喊女儿的名字:“京慧,你回来吧,妈妈错了,以后再也不逼你学习了……” 谢先生则拿着女儿的照片,逢人就问:“您见过这个女孩吗?18 岁,穿蓝色棉袄,背着双肩包。”
江边附近的商户们,大多在朋友圈看到了寻人启事,有的还主动在店铺门口张贴了纸质版。一家便利店的老板说:“每天都有搜救队员和家属来问,我们也留意着,可没见过这个女孩。这么冷的天,她一个小姑娘在外边,太让人担心了。” 另一家餐馆的老板娘,每天都会煮一锅热粥,送到江边给搜救队员和家属,“希望能帮上点忙,也盼着孩子能早点被找到”。
然而,一周的努力没有换来任何好消息。水下探测仪没发现异常,岸边搜寻也没找到任何踪迹,谢京慧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更多线索。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越来越冷,江面开始出现薄冰,搜救难度进一步加大,但无论是家属还是救援力量,都没有放弃的念头 ——“只要没找到,就还有希望”,这是谢先生每天都要跟自己说的话。
社区与警方:持续发力,等待官方通报
除了救援力量的投入,社区也积极参与到寻人行动中。富锦市临江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社区网格群里反复转发谢京慧的失联信息,呼吁居民留意身边的异常情况,同时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家属在周边小区、公园进行排查。“我们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尤其是江边附近的小区,问居民有没有见过这个女孩,或者听到什么异常动静。” 社区工作人员说,遗憾的是,截至 11 月 10 日,没有任何居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11 月 10 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富锦市公安局南岗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警方仍在全力开展搜救工作,包括扩大监控排查范围、走访谢京慧的同学和老师了解其近期状态、持续跟进江面搜救进展等。“具体的搜寻细节和进展,暂时不方便透露,有结果会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通报,请家属和公众耐心等待。”
当天下午,记者再次联系谢先生时,他仍在江边等待。电话里,他的声音很疲惫,却透着一丝坚定:“救援还在继续,我相信京慧还活着,她只是暂时迷路了,我们会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她为止。” 电话那头,隐约能听到江水流动的声音,还有远处搜救队员的呼喊声,每一个声音,都承载着对失联女生平安归来的期盼。
富锦市的深秋,寒风依旧凛冽,松花江的江面泛着冷光,搜救的橡皮艇还在江面上缓慢移动,岸边的寻人启事被风吹得微微作响。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消息 —— 那个穿着蓝色棉袄、背着双肩包的 18 岁女生,能早日回到父母身边,让这场漫长而揪心的等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