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口陪伴陈女士家庭三十载的不锈钢锅,因“不锈不粘”的品质意外走红网络。网友通过锅柄专利号溯源至瑞安一家不锈钢制品厂,发现这家坚持手工捶打工艺的老厂竟已停产十余年。在全网“求复产”的声浪中,瑞安政府10天内完成“背锅”接力:市场监管部门指导质量检测、应急管理部门排查厂房隐患、媒体助力宣传打假,最终促成工厂挂牌复产。这口沿用“汇十方”商标的锅,不仅承载着几代人的厨房记忆,更成为匠心精神与政府效能的双重见证。
“传家锅”的耐用性源于商家对工艺的坚守。上世纪90年代,他们以手工捶打起家,每口锅需经数百次锻压成型,日产量仅五六口。即便引入设备,仍坚持选用三棱刺不锈钢基材,独创专利技术实现“用五六十年如新”的承诺。这种“笨功夫”在快消时代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当市场其他商家竞相压低成本争夺市场时,工厂因拒绝减配而无奈停产。然而,30年的口碑验证了匠心的价值,锅体无涂层也能实现不粘,金属纤维结构历经岁月不锈不蚀,让人看到了“永不生锈的雏形”。网友留言“换了一圈还是你最好”,道出对“踏实可靠”高品质的渴望。
“传家锅”的复活堪称营商环境优化的范本。从陈女士15秒短视频走红全网,到瑞安政府组建多部门服务团,这场“背锅行动”呈现三重张力:其一是速度与温度。10天左右,从舆情响应到复产挂牌,市监部门提前介入质量检测,应急管理部门全面体检厂房,破解“老厂重启难”的困局。其二是传承与创新。新锅在延续手工捶打工艺的同时,加厚锅底、加固锅柄,并通过媒体直播预售,让传统技艺拥抱数字时代。其三是个体与集体。在300余个“求锅群”中,网友从消费者变为“复兴参与者”,政府从管理者转为“服务者”,共同帮助停产企业重获“发光舞台”。这种“民意—政府—企业”的三角互动,印证了“好东西值得被珍惜”的朴素真理。
当智能家电频繁“罢工”、网红产品沦为快消品,一口能用30年的锅反而成为稀缺品。网友感慨“怀念过去”,实则是怀念“慢工出细活”的品质承诺。无需炫目功能,但求安全可靠;不必追逐潮流,但经得起时间打磨。这种需求与资本逻辑的碰撞,在“传家锅”复产中找到了平衡点:政府以“有形之手”守护匠心,市场以“无形之手”放大价值,最终让“用心制造”的精神得以传承。
从瑞安小厂到全国焦点,“传家锅”的故事远未结束。它提示我们,真正的品牌生命力,不在营销话术,而在用户厨房里的日复一日;真正的营商环境优化,不只引进新项目,更在珍视把现有的优质产业做大做强。制造业被视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就要在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赋能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百年老店”。(胡波)
来源:新华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