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孩让牛奶后续:同学从小没妈,小妹也没奶喝,妈妈决定一人一盒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近一条视频在网上走红,一个小学生每天都把自己的牛奶送给同学,一开始妈妈非常不理解,甚至还有些生气。

谁知小男孩下一句话一说,立马就把妈妈说破防了......



下午四点半,河南一所小学的铁门一开,学生们蜂拥而出。

家长们挤在门口,手机举得高高的。人群边上,一个穿黑棉袂的妈妈站在便利店门口,眼睛锁住自己的小男孩。

小男孩背着绿色书包,左手提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整整齐齐三瓶纯牛奶,瓶盖朝上,没开封,早上妈妈亲手放进去的。



小男孩没往妈妈这边来,他快步走到一个穿蓝褸子的小伙伴面前,把袋子递过去。那小伙伴个子矮,书包肩带断了,用胶带缠着。

他接过袋子,低头说了句谢谢,两人一起往外走。

妈妈没出声,她看着儿子空着手朝她跑来,脸上带着笑,额前有细汗珠。



进门后,妈妈把书包往沙发一放,蹲下来盯着小男孩:“今天早上那瓶牛奶呢?”

小男孩眨眼:“给了同学。”

“又给?”妈妈声音高了半度,“我给你带一瓶是让你喝的,不是让你送人!”



小男孩低头抠手,没吭声。

妈妈越说越急:“咱家又不缺这点钱,你干嘛天天给人?人家爸妈不会买?”

屋里静得只剩钟表声。小男孩抬头,声音轻但稳:“他没有妈妈。”



妈妈一下僵住,刚才那股气全散了,心口像被什么拽了一下。她张嘴,没说出话。

妈妈起身去厨房倒水,手有点抖。

“他没有妈妈”——这五个字在她脑子里转。她想起校门口那个穿蓝褸子的小孩,鞋头裂口,书包带子胶带缠得乱七八糟。



她回头看儿子,小男孩站那儿,眼睛亮亮的,像在等答案。

妈妈稳住声:“那明天我带两瓶,你俩一人一瓶,你必须喝。”

小男孩摇头:“妈,要三瓶。”



妈妈皱眉:“两瓶不够?”

“他还有妹妹。”小男孩说,“他把牛奶带回家给妹妹,自己没喝过。”

她没再问,也没讲道理,只说:“行,管够。”



从那天起,妈妈每天早上多放两瓶牛奶。书包侧袋从一瓶变三瓶,重量重了,小男孩走路却更稳。

有时妈妈会多塞一袋面包,或一个橘子。她不问分了没,知道小男孩会安排好。

超市老板看出来了,一天他问:“你家孩子天天三瓶?”妈妈笑:“对,喝得多。”



不知谁拍了视频:放学路上,两个小男孩并肩,一个递袋子,镜头拉远,小女孩在家门口接牛奶。

配文就一句:“他没有妈妈,他还有妹妹。”



评论区炸锅,有人说孩子说这句太轻,大人听完心停半拍,还有人说妈妈直接三瓶管够,这格局牛。

还有人说六岁孩子把牛奶留妹妹,我破防了,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别掐孩子善心。



有人@社区,第二天工作人员上门,带了米面油和申请表。

夏天来了,蓝褸子男孩书包换新,妹妹上了幼儿园。妈妈偶尔接到他爸电话,对方是货车司机,话少,就说谢谢。

小男孩还是每天带三瓶,有时对方回赠一个鸡蛋,或一小袋花生。妈妈不拒,她知道这是孩子间的交换。



小男孩九岁了,他知道,牛奶只是载体,载的是人心。

妈妈也在这盒盒牛奶里,学会了怎么当妈——不是管住孩子,是陪他把善良送到底。

小男孩原本只知道“我的牛奶我做主”,通过每天送牛奶,他开始站在别人角度想:同学没妈,妹妹没奶喝。



他不再问“为什么给我”,而是问“我能做什么”。这种换位思考,比课本教得更直接。

很多家长遇到类似事,第一反应是立规矩:“不许送人。”妈妈没这么做,她先听原因,再调整方案,从一瓶到三瓶。

这告诉孩子:规矩不是死的,善良可以有弹性。孩子以后遇到矛盾,不会一刀切,而是先找原因。



家里从不缺牛奶,妈妈也从不炫耀。小男孩耳濡目染,觉得帮助别人是自然事。

反过来,如果家长天天算计“值不值”,孩子也会学会斤斤计较。三瓶牛奶的背后,是家庭日常的宽容与信任。

他不再需要妈妈提醒,因为送牛奶的经历让他明白:小事也能帮大忙。妈妈也没再担心“乱给东西”,因为孩子已经学会判断谁真需要。

信息来源:
新华社《男孩把自己牛奶给朋友喝,妈妈开始不理解还有些生气,男孩说出原因后,令人泪目。》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邀请60万!川普宣布让中国留学生人数翻倍:没有他们,美国大学要完!

邀请60万!川普宣布让中国留学生人数翻倍:没有他们,美国大学要完!

华人生活网
2025-11-13 06:08:46
50岁龚琳娜独居深山,房子后面是一片坟地,离婚后养猫为伴不害怕

50岁龚琳娜独居深山,房子后面是一片坟地,离婚后养猫为伴不害怕

疯说时尚
2025-11-13 16:41:48
复婚有望?黄晓明的一场家宴,让叶珂彻底成“笑话”,杨颖赢麻了

复婚有望?黄晓明的一场家宴,让叶珂彻底成“笑话”,杨颖赢麻了

阿雹娱乐
2025-11-13 15:33:38
以“反诈”的名义……

以“反诈”的名义……

空瓶子
2025-11-13 14:15:30
交易欧文浓眉!独行侠考虑重建!湖人再次截胡,欲打造四巨头冲冠

交易欧文浓眉!独行侠考虑重建!湖人再次截胡,欲打造四巨头冲冠

阿泰希特
2025-11-13 10:59:05
“抄”成福建首富!许世辉曾身价672亿,如今儿子去世、公司退市

“抄”成福建首富!许世辉曾身价672亿,如今儿子去世、公司退市

除夕烟火灿烂
2025-11-13 10:03:15
17年王海容病逝,病逝前张玉凤、唐闻生陪着她,生前头衔为副部级

17年王海容病逝,病逝前张玉凤、唐闻生陪着她,生前头衔为副部级

搜史君
2025-11-13 17:35:05
索帅:拉什福德在巴萨踢得很享受,最近我给他发了一些短信

索帅:拉什福德在巴萨踢得很享受,最近我给他发了一些短信

懂球帝
2025-11-13 18:44:07
善良过头没什么用!千万网红K总自曝被骗细节:2000块一眨眼没了

善良过头没什么用!千万网红K总自曝被骗细节:2000块一眨眼没了

八斗小先生
2025-11-13 16:39:44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朱元璋为啥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其实谁都可以,唯独朱棣不行

朱元璋为啥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其实谁都可以,唯独朱棣不行

掠影后有感
2025-11-10 08:02:51
最新后续!曾医生保留行医资格,又可以在原岗位发光发热

最新后续!曾医生保留行医资格,又可以在原岗位发光发热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5:18:00
钱再多有什么用?56岁大衣哥的真实现状,给大家敲响“警钟”

钱再多有什么用?56岁大衣哥的真实现状,给大家敲响“警钟”

老曁科普
2025-11-10 18:20:43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荒野求生女选手藏盐源遭网暴!网友骂她“自私冷血”

荒野求生女选手藏盐源遭网暴!网友骂她“自私冷血”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10:55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女司机堵住停车场45分钟!长得很漂亮,扬言车子是自己跑出来的

女司机堵住停车场45分钟!长得很漂亮,扬言车子是自己跑出来的

鋭娱之乐
2025-11-12 11:28:25
中方正告日方: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中方正告日方: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新京报
2025-11-13 16:21:41
1935年,刘文辉如果炸了泸定桥,红军结果会怎样?他为什么没有炸

1935年,刘文辉如果炸了泸定桥,红军结果会怎样?他为什么没有炸

文史达观
2025-10-13 06:45:06
62岁郑介民逃往台湾不久随即暴亡,蒋介石:他不死,就要去美国了

62岁郑介民逃往台湾不久随即暴亡,蒋介石:他不死,就要去美国了

史笔似尘钩
2025-10-31 22:47:52
2025-11-13 18:59:00
不写散文诗 incentive-icons
不写散文诗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3145文章数 3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6秋招补录岗位表.xlsx》

亲子要闻

天王嫂坐月子也不好过!方媛产后4天出门,全身上下都是“弊端”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