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的悲剧,
曾让无数国家折戟:
1912年,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
1980年,
英国万吨货轮德比郡号,
遭遇台风沉没。
而对于中国而言,
过去的那次深海之痛,
可谓刻骨铭心。
1958年,在苏联援建下,
中国拥有了第一艘万吨巨轮
——“跃进”号。
那个时候,所有人,
为向世界证明“我们能造大船”,
而欢呼雀跃不已,
大家都盼着“跃进”号劈波斩浪,
勇闯深海。
这艘船,
创世界造船速度最快纪录,
代表当时中国最高造船设计水平,
也代表着我们超越英美的决心,
邮电部甚至专门发了纪念邮票。
![]()
可是谁曾想到,
这艘承载了全民族希冀的万吨巨轮,
竟然首航就辜负了所有人的期待!
1963年,“跃进”号从青岛港出海,
满载玉米首航赴日本。
结果第二天就传来噩耗:
“跃进”号,
在中国苏岩礁附近公海海域,
突然沉没!
船体巨大的黑影缓缓消失在大海,
日本电视台直接造谣:
“中了三发鱼雷而沉!”
这条爆炸性消息,
迅速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做出反应,
国际局势紧张起来。
北京方面得知情况后,
十分谨慎并冷静处置,
对这一说法保持沉默。
因为死里逃生回来的“跃进”号船员,
说法不一。
有好几名管理人员都谈到,
他们好像听到爆炸,
还有人说似乎看到类似潜艇的黑影,
发射鱼雷后就逃走了。
但经验丰富的船长却说,
只听到一声巨响,
不像鱼雷爆炸,很像是触礁。
另外,毕竟上世纪60年代初,
国际风云动荡不安,
在彻底查明事件真相之前,
贸然宣布沉船原因,
不仅会激化国际关系,
而且可能引发战争。
随后,
北京派出7艘舰艇,3艘救援船,
1097名人员出海探摸,
这几乎举全国之力。
为这艘船也为国家,
讨一个说法。
经过半个月72次的艰辛下潜,
凭海底捞回的船体碎片,
和礁石上的红色船漆,
调查组终于探得了事实真相:
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性事件
——在茫茫大海中,
偏偏在一平米范围内,
撞击到苏岩礁最高处,
导致触礁沉没!
![]()
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
首次出航就沉船。
这样的惨痛教训,
深深刻在了民族记忆之中。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指出了这场悲剧中的问题:
工业家底一穷二白,
仰赖苏联的船体设计和图纸,
但在紧急情况发生之时,
我们的船员毫无技术经验,
连雷达都不会使用;
最关键的是,
技术设备、主机系统等都是进口,
可定位却有相当大的误差。
导航系统,
不具备对海底礁石的识别能力,
在触礁发生时,
应急堵漏设备竟然一片空白。
这就是完全依赖别人要付出的代价,
没有自主建船的本事,
就没有出海远洋的能力和底气!
这次事故,
暴露了新中国工业底子薄,
导致面对世界的底气不足,
中国远洋航海计划不得不暂停。
而在你没有能力的时候,
就会是挨欺辱的时候。
在那之后,美国的舰艇,
大摇大摆地开进了争议海域,
而我们的船只只能远远绕行,
明明是个海洋大国,
却没有掌控自己海域的底气!
与此同时,
西方多家报纸也跟着起哄,
标题里,
满是“中国造船工业就是笑话”的嘲讽。
![]()
从那个时候开始,
中国的舰船业,
开始了自力更生拼命自主的道路。
这条路,
拼尽了三代人的力量,
足足走了62年!
直到今天,中国造船业,
以“全球第一”的姿态领跑世界:
“海洋石油301”号,
是全球最大、
中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
“梦想”号,
我国自主设计的首艘大洋钻探船,
科考船综合信息化系统,
全球规模最大,
钻探深度世界最深!
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
造船业三大核心指标,
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
尤其是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福建舰的横空出世,
更书写了一段轰动世界的传奇。
福建舰,排水量八万吨,
是全球现役吨位中,
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
实现百分之百国产,
全球首创技术:
“常规动力+电磁弹射”,
打破了美国所谓的,
“核动力才能搞电磁弹射”的垄断神话。
当年,
美国使用电磁弹射建造福特号航母,
耗费1000亿巨资,
却因为这项技术不成功差点烂尾。
而今天,我们福建舰,
顺利搭载电磁弹射这项顶尖技术,
背后离不开一个神秘高人:
马伟明。
他被盛誉为业界的 “当代钱学森”,
年仅27岁,
就为中国研究船舶电机系统。
短短6年创造出一个业界奇迹:
研制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
多相整流发电机,
彻底杜绝外国人解决不了的,
电机“低频振荡”现象。
41岁,他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中国核潜艇的研制中,
他研发出了“潜艇静音技术”,
让中国领先世界十年!
![]()
50多岁,
他开始瞄准电磁弹射技术,
这是航母核心技术,
由机械推进向全电力推进的,
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
目前世界上仅有中美两个国家,
在进行这类技术的研究,
马伟明说:“领先就要领先美国。”
身为该技术的科研领头人,
他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
他的工作量相当于常人的2.5倍,
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
他的检查报告上写着,
“极度疲劳综合症”。
他的老师说:
“伟明,我想问问你,
你这样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
而他说:“老师,
如果我不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如果我现在不拼命,
国家选我这个院士有什么意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经过数年艰辛攻关,
马伟明和团队的拼命钻研,
换来了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
换来了海军的强盛武装,
换来了祖国的海域太平,
更换来了如今,
我国第一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
威武出航!
![]()
1963年,“跃进号”沉没,
在西方世界的嘲笑声中,
我们感受的全是屈辱和不甘。
没有自主技术,没有专业人才,
好不容易有了的万吨巨轮,
却因为首航沉没,
成为了民族工业史上的一道伤疤。
我们的薄弱,
成为了别人耀武扬威的资本,
别国的军舰船只,
持续闯进我们的海域,
践踏我们的尊严!
2025年,“福建舰”驰骋南海,
中国以昂扬雄壮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
我们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力量,
100%国产化的硬核实力,
全球首创的电磁弹射技术,
向全世界证明:
中国再也不是从前的样子!
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守护我们的疆土海域!
大国征途,百年伟业,
从当年的折戟沉沙,
走到今天的劈波斩浪,
从当年的忍辱负重,
走到今天的扬眉吐气,
这场酣畅淋漓的雪耻胜利,
所有的赫赫功绩,
都是来自于几代人的咬牙托举。
“船”奇的背后,
藏着一位叫马伟明的传奇。
光辉岁月,国士无双,
向所有铺就这条路的英雄们致敬,
国家因你们而强,
百姓因你们而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