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明月已从西边落下,寒霜满天,远处不时传来乌鸦的啼叫声;
在朦胧夜色中,独坐船头,对着江边的枫树,江面渔火点点,映出心中的孤寂,忧愁令他彻夜难眠。
夜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缓缓传来钟声,穿透夜幕,一声接一声直抵客船。
或许因科举失意而漂泊,夜泊枫桥的孤舟成了暂避世事的栖身之所。
那钟鸣不似人间凡响,荡涤着尘心的烦忧,让他感到宁静。
人生的漂泊,起伏不定,唯有夜半的钟声,能唤醒一颗疲惫的心。
![]()
宋都为客喜还惊,无数霜天归鴈横。
夜半钟声何太哑,由来石霣五无声。
——宋·晁说之《夜闻钟惜其不响》
身在宋都作客,既喜重归故地,又惊于时光的流逝;
无数秋雁横越霜天,正南归飞回故乡。
夜半时分,期待中的钟声为何如此沙哑低沉,如陨石的坠落?
原来石霣坠落后,五音绝于残墟,了无声息。
这喑哑的钟恰似破碎山河,纵有万钧之力,也撞不醒装睡的王朝。
![]()
齿本生来不著唇,呶呶众口剧鹅群。
鼻雷自炒元城耳,夜半钟声那得闻。
——明 · 陈献章《感事》
牙齿本来就长在嘴唇里面,不能露出来;
世人的喧哗如鹅群般嘈杂。
鼻鼾如雷,早已塞耳自封,夜半的钟声,又怎么可能听得见呢?
对尘俗纷扰的厌恶,自我麻痹隔绝,讽刺之意尽在无声处。
![]()
—【04】—
烟冷隋宫草木秋,屏山分翠接江流。
片云不隔长芦寺,夜半钟声敲客愁。
——宋 ·吴龙翰《泊真州方山下》
真州的江边,泊舟方山下;
寒烟浓雾笼罩着荒凉的隋宫故址,烟尘早已冷去,草木萧瑟也呈现出秋色;
宛如屏风一样的山峦,分出的青翠山色,连接着远去的江流。
天空那片薄云,遮挡不住远处的长芦寺;
夜半,寺里的钟声悠悠响起,一声声,清晰地传来,敲击着泊船客子心头的愁绪。
钟声清越,抚平了心中的波澜;
明白人生的愁绪如夜雾,终会消散。
![]()
—【05】—
干戈扰扰隔东篱,人世兴亡总不知。
夜半钟声惊梦觉,此身不负白云期。
——清 · 魏裔介《惬园十景诗 ·其二 ·岳庙远钟》
纷乱的战火(干戈),扰攘隔绝在遥远的东篱之外;
人世间的兴盛衰亡,早已无心过问,不愿深究。
夜半,岳庙的钟声破空而至,惊散梦中浮名;
此身犹在,未曾辜负归隐白云山林的夙愿。
干戈扰篱外是世间的动荡。
兴亡不知是刻意的疏离。
隐逸的生活,避开世事的纷扰,不在功名的追逐,而在与白云为伴的自由。
![]()
—【06】—
夜半钟声起景阳,六宫粉黛试新妆。
就中最是施娘子,典奏时能近玉皇。
——明 ·张凤翔《宫词》
夜半,景阳宫的钟声响起,唤醒六宫的粉黛佳人。
妃嫔们纷纷起身精心梳妆打扮,尤以那位施娘子最为出众;
她执掌典仪奏章,因此能常伴君王左右,离那至高无上的“玉皇”最近。
钟声是宫廷生活的无情号令,催动红颜。
新妆是妃嫔们无声的战场,短暂而易逝。
那夜半的钟鸣,敲开了后宫深处日复一日争宠的帷幕。
![]()
—【07】—
桥头枫叶自青青,客子离歌怅独醒。
夜半钟声出幽寺,依稀犹似昔年听。
——明 · 邓云霄《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
枫桥边,枫叶青翠如故,邓云霄送别友人孙建侯,唱着离别的歌,在心头萦绕,酒醒后独自怅然。
枫桥是江苏苏州西郊的一座古桥,在姑苏区,跨上塘河。
夜半,从幽深的古寺庙传来悠悠的钟声,穿过枫林,依稀还像是当年听到的一样,带着昔日的记忆,让他怅然若失。
送别友人于金陵渡口,夜半的钟声令他对往昔的追忆。
一声“似昔年听”,道尽了物是人非中那难以磨灭的熟悉感。
![]()
—【08】—
朝辞岩禁暮荒城,底是人间辱与荣。
料得胸中无点累,每于夜半省钟声。
——宋·陈宓《寄鹤山魏侍郎》
晨起辞别如岩洞般幽深的皇宫,日暮已身处荒僻的城郭;
人间的荣辱得失,究竟算得了什么?
世事的无常,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能安然面对贬谪,料想您胸中早已没有任何挂碍,澄澈空明。
所以每到半夜时分,都能听到清越悠长的钟声。
夜半古刹的钟声,省察内心,洗去心中冠冕的尘埃。
钟声愈响,官袍愈轻。
![]()
—【09】—
土木形骸老更慵,十年耳目已如封。
忽然夜半屋生白,听得城南古寺钟。
——明 · 杨巍《夜半有感》
半夜醒来,独坐陋室,岁月令身体如同土木般,日渐衰老迟滞,更加慵懒倦怠。
十年来耳不聪目不明,感知渐钝,仿佛与世隔绝。
忽然间,屋里莫名出现清亮的光光(或指月光透入);
听到城南古寺的钟声却忽而响起,清越悠长,唤醒他沉寂的心绪。
晚年隐退,世事的喧嚣早已远去,生活的意义在于接纳岁月的流转。
![]()
—【10】—
白门风雨读僧诗,夜半钟声动远思。
布袋装来千斛泪,报君欲语已无辞。
——明·释函可《起西以长篇寄讯答此短章》
白门的风雨中,独坐僧舍里,翻阅着僧诗;
夜半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触动了心中的远思。
曾因国变流亡,布袋中仿佛装满了千斛泪水;
想那辽东雪原冻裂的故园坟茔,建州铁蹄踏碎的明月亮瓦,千斛血泪忽随钟鸣翻涌。
提笔欲诉,却已无言以对。
那夜半的钟声,在风雨夜里更显凄凉。
![]()
—【11】—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唐·皎然《闻钟》
在古老的寺院,坐落于寒山之巅;
远处的钟声乘着好风,悠悠扬扬地传来。
余音震得月下枝影簌簌轻颤。
清响散尽,只留下清霜覆盖的天空。
在这漫漫的长夜,一位修禅之人静坐。
那泠然的钟声,漫过袈裟渗入禅心。
每声“嗡——”都拓印出灵台本相。
原来梵钟不度凡人耳,只渡肯将肉身作钟腹的修行者。
![]()
—【12】—
寒山迢递镜铺蓝,小泊游仙一枕酣。
夜半钟声敲不醒,别来怎不梦江南。
——清 · 黄景仁《山塘杂诗 ·其二》
寒山连绵,倒映在如镜般湛蓝的湖面中,迢递远去,恍如游历仙境;
小舟停泊,一枕酣眠入游仙梦,放松身心,试图逃离白日的思乡之情。
夜半,钟声从远处的寺院传来,也无法敲醒我沉浸在江南旧梦中的心。
离开苏州之后,怎能不魂牵梦绕那江南的景致?
江南杏花沾衣的暖,画舫琵琶弦上的颤,母亲灯下补衣的剪,皆被挡在梦门之外。
黄景仁以感伤诗风闻名,离乡的愁绪如影随形,此刻在山塘的夜泊中,钟声却敲不醒装睡的人。
![]()
—【13】—
丽谯莲漏急相催,背郭层楼面面开。
夜半钟声惊客梦,应奎山上月华来。
——清 ·钱大昕《竹枝词 ·其三 ·和王凤喈韵六十首》
城楼上精美的莲花漏壶催命般急;
背靠城郭的高楼,窗户向着四面敞开。
夜半时分,清越的钟声从应奎山上的寺院传来,惊扰了客居他乡的残梦;
半梦半醒间,见皎洁月华正洒落下来,正替钟声镀银。
原来客途惊梦非钟过,是心田荒芜久待钟犁。
![]()
—【14】—
山外连云云外山,云岩古刹谢尘寰。
零星木石相牵引,断续藤萝且附攀。
避客兔归三窟里,谈禅僧现十方间。
浮生因果谁参破,夜半钟声梦觉关。
——清 ·章甫《宿冈山岩》
冈山云雾缭绕,山外还有山,山连着云,云外又见山;
古刹隐于云岩,隔离了尘世的喧嚣。
零星散落的木石,相互牵引;
断断续续的藤萝,且且攀附着,与残石搭成登天梯。
为了躲避来客,野兔隐入它的三重洞穴里;
谈论禅机的僧人,仿佛显现在十方虚空之中。
浮生渺渺如梦,有谁能真正参透这其中的因果哲思?
夜半响起的钟声,仿佛敲响了从迷梦中觉醒的关隘。
![]()
—【15】—
淡雨初春逐处妍,龙沙踏遍又江边。
闲烧野火云通座,醉伴鸥汀月共眠。
夜半钟声连古寺,晓来烟雾满渔船。
徘徊病怯先擎盖,芳趣犹随好梦旋。
——明 ·朱健《谷日步龙沙小饮延阁诸君留宿》
初春的蒙蒙微雨过后,处处都显得妩媚动人,绣绿江岸;
足迹踏遍龙沙,又来到这草木清新江畔。
悠闲地燃起野火,看云气缭绕座旁;
与友人小酌留宿,醉卧鸥汀,在明月下一起同眠。
夜半时分,古老的寺院传来阵阵钟声,连绵不绝,惊醒了他的好梦。
清晓时分,江上烟雾弥漫,笼罩着点点渔船。
因病体衰弱畏寒,徘徊间先撑起了伞盖。
心中那份对春光的眷恋,依然随着美好的梦境萦绕盘旋。
![]()
—【16】—
中年江海梦灵皇,夜半闻钟似上阳。
一百八声犹未已,更兼云外雁啼霜。
——元 · 范梈《钟陵夜宿闻钟》
钟陵的夜色中,江水潺潺,独宿客舍,人到中年的他,心中仍怀着在江海间游历的梦想(或指仕途抱负),像仙人灵皇一样。
夜半,听到钟声从古寺阵阵传来,恍惚间如同回到了洛阳上阳宫。
一百零八下钟声悠长不绝,仿佛还未敲完;
又加上云层之外,传来秋雁在寒霜中啼鸣。
汴梁宫阙的琉璃瓦,建康御道的石榴裙,皆随雁翎纷纷坠水。
钟声未已,雁声又起,唤起一种漂泊无依的淡淡乡愁。
![]()
—【17】—
夜半江头清客耳,彷佛钟声风雨里。
雨收风冷独严威,鼍号龙战江声徙。
政是夫差破吴时,鼙鼓百万当者靡。
白头嵩客柰此何,他年惯听山之阿。
唯彼天地之中央,岫埙篪谷宁厌多。
吾土信美小人哉,何不处处作好怀。
——宋 ·晁说之《夜大风》
夜半江头,本已风雨交加,偏又在耳边隐约传来阵阵钟声,清泠入耳,夹杂在风雨的喧嚣中,若隐若现。
待到大雨停歇,寒风凛冽,独显威严;
江涛声如鼍龙号叫、蛟龙搏斗,声势骇人,奔腾迁徙。
这气势,正像当年夫差攻破吴国时,百万战鼓齐鸣震天,所向披靡。
让这白头嵩客(隐士)感慨世事无常,但又能如何?
往年惯听的是山谷间和煦的风声啊。
唯有天地中央,山峦如埙、幽谷如篪(乐器),其声和谐,再多也不会厌烦。
故土虽美,奈何我不过是个小人物,为何不处处心怀美好呢?
历经漂泊与国事的动荡,夜半钟声本欲清耳,却被狂风骤雨、惊涛骇浪、金戈铁马的联想层层淹没。
![]()
山寺数声钟,霏霏度林薄。
夜久霜气严,林间下楼鹤。
——明 · 石宝《夜钟》
山寺里,聆听传来几声钟鸣,声音霏霏,在雾气弥漫的树林中飘荡。
夜深了,霜寒之气愈加渐浓;
林间深处,高洁的白鹤也振翅飞离栖宿的楼阁。
鹤本凌霄客,何苦栖人间楼阁?钟鸣原是解羽咒——当最后片白羽融进月色,满山松针突然竖成引魂幡。
![]()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濁酒醒时梦易惊。
飘泊似闻山寺近,真成夜半听钟声。
——宋 ·张元干《次江子我闻角韵》
(眼前)夫差故国的土地上,寒水萦绕;
(听闻)金兵的铁骑自北方南下,忽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振响在心头。
城头的昏鸦争相振翅,舟中这流亡之人,只能谨慎地隐姓埋名。
胡笳声在悲怨处吹起,微风随之而来;
浊酒醒后,梦境总易被惊醒。
飘泊流离之际,仿佛听闻附近有座山寺。
恐怕真的要在夜半时分,才能听到那寺里的钟声了。
![]()
西风吹老白蘋洲,天上郎星月下游。
过雁影沉湘水碧,断猿声入楚山秋。
歌翻白纻猗䔵泣,梦落黄陵帝子愁。
夜半钟声天晓角,犹疑身在凤池头。
——元 ·杨信可《奉别存初郎中临湘月下汎舟》
月下的湘水泛舟,秋风吹老了白蘋洲,带来阵阵清寒;
杨信可与友人存初郎中惜别,郎星在天际闪烁,月光洒在碧波之上。
飞过的大雁,雁影沉入碧绿的湘水;
断续的猿啼,传入楚地的秋山。
《白纻》歌声哀婉动听,猗傩(婀娜)舞姿如泣如诉;
梦境回到了黄陵庙,梦见了娥皇女英。
夜半时分,寺院的钟声与拂晓军营的号角响起。
恍惚间,还怀疑自己仍身在凤凰池(中书省)的官署之中。
漂泊于江湖之间,仕途的荣光早已远去,钟声却在月夜的舟中唤醒心中的旧梦。
![]()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