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早晚温差逐渐增大,身体迎来了新的调整期。不少朋友感觉胃口不好,吃得少吸收也不好,稍不注意就肠胃不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养脾胃避开误区
《脾胃论》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随着中医养生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脾胃的调养。提到养脾胃,仍有不少人存在认识误区。比如,有的人总认为喝粥最养胃,却忘了咀嚼的重要性;有的人认为生姜驱寒养胃,就拼命吃,却忽略过量食用也有可能伤胃;有的人以为养胃只需要关注饮食,其实运动和情绪管理也很大程度影响脾胃健康;还有的人认为养胃就要补,滥用补品或药物,反而可能伤了脾胃的根本。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身的营养供给和能量代谢。中医强调脾胃应“娇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养,从而实现对脾胃温和、细致的养护。
饮食调养
温补为主秋冬季饮食应以温补为主,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秋天素来干燥,像银耳、莲藕、百合、梨、鸭肉等食材都是不错的选择。
健脾食物多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莲子、薏米、芡实、南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增强脾胃功能,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少食多餐冬季气温下降,人体代谢相对减缓,因此应适当减少每餐的进食量,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减轻脾胃负担。
合理搭配以五谷杂粮为基础,搭配适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不要只吃素或吃太多肉类,合理搭配荤素食物,有助于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此时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寒凉刺激腹部,影响肠胃,继而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调养脾胃的食疗方。
![]()
山药薏米芡实粥
做法:取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30克,先用热水调开,然后放入白粥中加水煮,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15~2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此粥有健脾益胃之效。大家在使用山药、薏米、芡实时也可有侧重,其中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
陈皮三仙饮
做法:取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用沸水冲泡,浸泡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3次,每日1~2剂。
功效:消食除胀、健脾和胃,适用于因过食肉类或面类而出现的腹胀不舒、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
白术椒姜炖猪肚
做法:准备猪肚1个,用食盐、白酒揉洗干净;100克糯米用水泡透,10克陈皮切成细粒,12克生姜切片,适量胡椒捣碎,25克白术用纱布包好,一起放入猪肚内,加入食盐、料酒,猪肚两端用线扎紧。将猪肚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煮1小时左右,至猪肚、糯米烂熟。取出猪肚内容物,将猪肚切片,每日食用2次,可于2日内吃完。
功效:本品能补脾益气、温中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脘腹喜温、隐痛胀满、大便溏薄之人。
![]()
![]()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佛山市中医院脾胃消化科 林美容 张魁 黄胜林
策划:郑颖璠
编辑:陈秀超 李诗尧
校对:于洋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