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一纸授权,让加勒比海掀起“导弹风暴”,为遏制毒品流入美国,美军对据称运载毒品的船只发动了一系列袭击。截至目前,19次袭击已造成76人死亡,然而美国政府始终未能拿出证据,证明这些被打击的船只确实在走私毒品。这场以“禁毒”为名的军事行动,不仅让委内瑞拉等国绷紧神经,更引发美国盟友的质疑与疏远,从党内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声浪此起彼伏,将特朗普政府推上舆论风口。
在特朗普重塑国防部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多了个“战争部长”的头衔,他正是这场袭船行动的“吹号者”。赫格塞思多次通过社交媒体宣布袭击消息,将行动定义为“保护美国国土,消灭危害国民的贩毒集团恐怖分子”。就在当地时间11月9日,他还宣称美军在国际水域对“恐怖组织运营的两艘船”发动“致命军事打击”,称情报显示这些船沿已知贩毒路线航行,船上6名男性都是“毒品恐怖分子”。
特朗普对这套强硬政策深信不疑,他甚至向媒体宣称:“每击沉一艘贩毒船,就能救下2.5万名吸毒者,避免无数家庭破碎。”早在9月,美军就曾瞄准特朗普口中“由委内瑞拉卡特尔控制”的船只,尽管这一说法与美国分析师的结论相悖。如今,美军的航母、战机、无人机已密集部署加勒比海,而特朗普面对“是否会与委内瑞拉开战”的提问时,态度模糊:“我不太确定,但他们对我们一直很不友好”,还暗示不排除发动陆上打击的可能。
特朗普的“禁毒战争”,首先在国内引发分裂。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托德·杨直言,他对行动的合理性“深感不安”,认为这种“把禁毒变成军事行动”的策略目标模糊,甚至可能引发与委内瑞拉的直接冲突,与多数美国人“希望军队少卷入国际争端”的想法背道而驰。尽管11月初参议院否决了“需国会批准对委军事行动”的提案,但质疑声并未平息。
国际社会的谴责更加强烈。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福尔克·蒂尔克直接痛批,这些袭击“造成越来越多平民伤亡,完全不可接受”,要求美国立即停止这种“未经合法审判就剥夺生命”的行为,强调其“在国际法上站不住脚”。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更是怒称,美国在“捏造新的战争”,并着手制定防御计划应对可能的袭击。
![]()
最让特朗普难堪的是盟友的“反水”。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已悄悄暂停与五角大楼共享部分情报,知情人士透露,英国不想成为非法袭击的“同谋”,相关情报共享已中断一个多月。加拿大也明确与袭船行动划清界限,表态不希望自己的情报被用于瞄准船只进行致命打击。荷兰则更早因担心“情报被用于侵犯人权”,开始限制与美国的情报交流。
在众多反对者中,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态度最为强硬。他直接下令,哥伦比亚安全部队“暂停与美国安全机构的所有通信和合作”,直到美国停止袭船行动为止,强调“禁毒不能凌驾于加勒比人民的人权之上”。这场矛盾的导火索,是10月美军袭击一艘据称与哥伦比亚叛乱组织有关的船只,佩特罗称美方错杀了一名“和毒品贸易毫无关系”的哥伦比亚渔民,还亲自会见了死者家属。
特朗普政府则用制裁反击:财政部宣布制裁佩特罗及其“支持网络”,指控他“纵容贩毒集团发展”。特朗普更是在飞机上痛骂佩特罗是“非法毒品头目”,声称哥伦比亚“根本不是在禁毒,而是在制毒”,并宣布削减对哥伦比亚的援助。怒火中烧的哥伦比亚,随即召回了驻美国大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从导弹袭船到盟友反目,从党内质疑到国际谴责,特朗普政府这场“没有证据的禁毒战争”,早已偏离了初衷。无论是无法自证的“贩毒指控”,还是引发的连锁外交危机,都暴露了其政策的草率与冒险。随着越来越多国家与美国保持距离,这场以“保护国土”为名的行动,最终可能让美国在国际上陷入更孤立的境地,而所谓的“禁毒成果”,至今仍是一笔模糊不清的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