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坐大半天、吃饭靠外卖、精神压力大
中青年人群
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群体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11月12日上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虹口区糖尿病规范诊治中心)联合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咨询活动,通过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免费测血糖等形式,提高市民主动防控糖尿病的意识。
![]()
“医生,我刚拿到体检报告,一看吓一跳,糖化血红蛋白超标那么多,怎么会这样?”咨询摊位前,市民楚女士(化名)拿着体检报告,希望专家为她解答疑惑。
记者发现,在前来咨询的市民、患者中,虽仍以老年人为主,但也有一些和楚女士年龄相仿的中青年人。对此,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吴坚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不仅中青年患者的比例在增高,甚至还出现了青少年患者。
“这两年,门诊中40岁上下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比例达到8%。”吴坚表示,中青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当工作强度大、生活不规律成为职场人生活常态时,糖尿病也就悄悄找上门了。久坐、熬夜、吃饭靠外卖、奶茶来续命……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对胰岛功能造成很大负担,也是造成糖尿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吴坚提醒职场中人,千万不要以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专利”。生活中,保持良好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的同时,要定期筛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职场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干预。
职场“糖友”如何科学控糖?
专家给出管理方案
01.
饮食篇
日常用餐应选择健康食品,尽量不吃油炸、重口味食物,多吃低升糖指数食品和新鲜蔬果,粗细粮搭配,不能选择时,可以将重油重盐的食物在清水中涮涮再吃。如果难以做到三餐定时,可以准备一些健康小零食,如新鲜水果、酸奶、坚果、全麦饼干等,以应对正餐错过后导致的血糖波动,防止低血糖。
02.
运动篇
争取每周累计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2-3次抗阻训练(如弹力带、哑铃、深蹲),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以利用工作间隙做简单运动,如站立伸展、爬楼梯、午休时散步等。上下班能骑自行车、步行就不要坐车;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可以选择提前一站下车。碎片化运动积少成多,也能控制体重、控制血糖。
03.
监测篇
忙碌的职场人可以在工作日仅监测空腹血糖,休息日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2-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使用“血糖录像机”动态血糖监测(CGM),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指导生活方式,优化治疗方案。
04.
合作篇
医患合作,遵从医嘱,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切勿自行断药或调整剂量。与同事、领导沟通,让他们了解糖友在特定时间可能需要测血糖或加餐,争取理解与支持。
记者:孙洁静
图片:孙洁静
编辑:孙洁静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