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不知道,由糖尿病引发的眼部并发症已逐渐成为威胁公众视力健康的重要隐患。在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我们专访了鹤山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院长陈钦德,深度解读糖尿病与眼疾的关联、防治要点及典型案例,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指引。
![]()
医院与专家简介
鹤山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集团旗下的现代化专科医院,开设白内障青光眼科、屈光手术科、眼底病科等多个临床科室,配备药房、化验室、医学验光配镜等完善医技科室,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眼科诊疗服务。院长陈钦德作为医院资深眼科专家,深耕糖尿病眼底并发症诊治领域多年,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诊疗技术,带领团队帮助众多患者守护了视力健康。
糖尿病伤眼:血糖波动是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引发,长期高血糖会对眼、肾、心脏等多器官造成慢性损害。其中,眼部作为微血管密集的器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灾区”。
陈钦德介绍,糖尿病与眼底并发症的关系非常密切。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血管壁变薄、渗漏,甚至破裂出血,从而引发一系列眼底病变。这些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可以说,糖尿病患者是眼底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而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此外,糖尿病还有可能引发早发性白内障、干眼症等,严重时影响正常生活。
![]()
典型案例:重视与否,结局天差地别
糖尿病分1型和2型,但无论哪种类型,血糖控制的稳定性均是影响眼疾发生的核心因素。陈钦德介绍,临床中,患者对糖尿病眼疾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视力预后。
陈钦德曾接诊一名26岁的男性患者。该患者首次眼底出血就诊时还只是处于病变早期。然而经治疗恢复后,他并未对血糖加以控制,而导致多次复发。短短2年内,其视力从八九成降至0.1以下,病情发展至视网膜增殖病变。最终其术后增殖反应较重,无法通过手术恢复,视物模糊,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反观另一例是54岁女性患者,32岁确诊糖尿病,46岁因眼底少量出血就诊。由于该患者及时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长期控制血糖,坚持每半年复查。至今病情稳定,视力恢复至1.0,未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陈钦德介绍,眼底并发症的症状比较隐蔽,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是出现轻微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增多等情况,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可能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眼底并发症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科学防治:血糖控制+定期检查,双管齐下护视力
“糖尿病眼疾虽危害大,但可防可控,核心在于‘早发现、早监控、早治疗’。”陈钦德强调,早期诊断眼底并发症主要依靠定期的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就应该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之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
眼底相和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糖控制有标准
餐前血糖需控制在4.4-6.0mmol/L,餐后血糖理想值不超过8.0mmol/L,最高不超过9.4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需控制在6.0%以内;
血糖波动幅度不宜超过4.4mmol/L,避免剧烈波动对血管造成损伤。
眼底检查要及时
1、患者确诊糖尿病后,应尽早进行首次眼底检查
2、未出现病变或处于1-2期的患者,应每年检查1次;3-4期患者每半年检查1次;4期后每3个月检查1次;
3、目前,鹤山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可提供超广角高清眼底照相(可清晰显示全眼底细微病变)和OCT视网膜断层扫描(观察视网膜结构是否异常),助力早期发现病变。
![]()
生物测量仪。
专家呼吁:重视并发症,守护“心灵之窗”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并发症的忽视。”陈钦德提醒,眼底血管状态可反映全身毛细血管健康,眼部出现病变可能提示肾脏等其他器官已受影响。
对于未确诊糖尿病的人群,若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骤降等症状,需及时检查血糖;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用眼,同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陈钦德呼吁:“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眼底健康,将定期眼底检查纳入健康管理,通过科学防控,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守护好自己的‘心灵之窗’。”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罗忠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