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上的读者应该都还记得:
曾经“双11”热闹的顶峰时期,几亿人提前加满购物车,屏住呼吸蓄势待发,只等零点一到就下单付款,成交额光速破百亿、火速破千亿的盛况。
疫情之后这几年,在一些消费者的感知里,“双11”仿佛没那么热闹了,正如年味渐淡一样。有人说,“双11”至此已成鸡肋,也有人说,“双11”干脆取消算啦。
但“双11”从诞生起就自带商业创新基因,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新玩法、搞搞新意思。在大家都以为它会变得成熟却乏味的第十七个年头,“双11”又爆发了一波,又重新热闹起来了!
电商江湖热闹到“打起来了”
历经多年发展,电商已然成为“传统行业”,原本到这个阶段就意味着没多少新故事可讲,没多少热闹可看了。可是今年以来,电商江湖不仅又热闹起来,甚至还久违地“打起来了”!
从春天开始贯穿四季的外卖补贴大战打开了“即时零售”新空间,再到电商平台不惜血本争分夺秒研究AI导购应用,还有双11期间电商平台取消复杂满减,回归硬折扣的新风向,各个平台打得有声有色,打得锣鼓喧天……
作为消费者,大家辗转各个平台薅足羊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商业活力。
就应该这样啊!
作为整个社会反应最敏感、也是触觉最敏锐的领域,商业就应该有这种持续求新求变的活力,才能带来更多商业创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可不能按部就班暮气沉沉的啊!
那,从年头打到年尾,各家胜负如何呢?“双11”正是对这一年热热闹闹的商业竞争与变化集中检验的机会,各个平台都是卯足了劲。从媒体报道和我的身边统计学来看,今年“双11”舆论热度和商家、消费者参与热度都比往年有了显著提高。
第一波热闹是AI的应用,商业应用!
已经习惯了用AI来写写画画的各位可能很难意识到,今年这么火爆的AI,其实真正应用在物理世界,应用在影响真金白银相关决策上的场景是很少的。这也是人们担忧AI泡沫无法落地的主要原因。
淘宝天猫今年“双11”期间上线的AI万能搜和AI导购功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10亿量级的真实消费场景应用人工智能。
![]()
对单个消费者来说,可能只是在买衣服、买不粘锅的时候问了下AI的推荐,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体验。但对于AI业界来说,对于电商业界来说,这堪称是一场变革。
我们知道AI迟早能帮忙筛选购物是一回事,但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中国交易额最高的电商平台面向十亿级的用户开放AI万能搜和AI导购,让AI来实现精准推荐,其实是极有勇气的决定。
对单个消费者来说,错信了AI的推荐,无非损失几十几百块钱,还可以用退货退款来挽回,所以错了也没关系。但对电商平台来说,那可是几千亿、几万亿的生意,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与草率。
我自己亲身体验过淘宝的AI万能搜之后才理解,为什么平台有这么强的信心让AI在电商消费导购场景落地。
![]()
我提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去4000米海拔徒步应该准备什么?
这其实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遇到的现实需求,我们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满足某个需求才购物,而不是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购物目标,有准确的关键词。
![]()
AI万能搜经过分析给出了保暖衣物、登山鞋、防护装备等几个方面的建议。既有通用的方向建议,也有具体的产品推荐。
然后,基于高海拔徒步这一场景,AI还拓展推荐了帐篷、睡袋、防潮垫等露营装备。
甚至在安全建议之外还提供了环保建议!
![]()
你说带走垃圾、保护野生动物这些,跟淘宝天猫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导购AI,为什么要“多嘴”提醒这么一句呢?
这就叫活人感啊。
这哪是什么催着你买买买的冷面无情机器人,分明是一位专业又Nice的户外博主在做指导……
由此也能窥见,阿里敢把AI用在自家最最核心的电商业务上是做了充足准备的。
这一波AI电商的功能释放出来,也难怪整个电商行业都跟着动起来、热闹起来了。玩法不一样了,再不赶紧跟着变革,明年“双11”可就真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淘宝有这么大的用户规模,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AI应用场景,选择在“双11”期间集中上线、推广AI应用可以说是理所当然。正如我前面所写的,“双11”自诞生以来就自带创新基因,十几年来也一直是淘宝天猫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首发试验场。通过了“双11”考验的创新,很快就会在整个电商行业被推广应用。
今年“双11”,整个市场的创业活力也起来了,新品牌看到了破局的机会,大品牌自然也会被市场竞争推动,不断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我看天猫发布的“双11”数据,今年新品牌强势爆发,302个新品牌拿下趋势品类第一,其中14家新品牌成交破亿,133家新品牌成交破千万。
大家都在期待着、也推动着变化的到来,颇有创业黄金时代的氛围。
第二波热闹是即时零售的爆发
今年夏天以来,淘宝闪购全力参与“外卖大战”,正在阅读本文的各位想必也都共襄了盛举,共薅了羊毛。
很多人都在分析,各大平台在争的并不是那些奶茶和午餐的订单,而是一个叫“即时零售”的市场份额。可啥是即时零售呢?跟外卖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双11,我们是见到了各家平台在羊毛背后的用心。
就在刚刚,我还在朋友圈看到淘宝闪购请客喝奶茶的推广。对用户来说是赚了一杯奶茶,对平台来说,其实是为即时零售平台拉了一个客户。
原本你要在电商买部手机,最快也要隔天才给你送到吧?现在,大品牌手机线下门店接入淘宝闪购,半小时就能给你送到。
![]()
某手机品牌在全国247个城市的3000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后,门店在闪购成交的周环比增长1910%,在淘宝天猫一周新增客户达19万。
原本你想今天下午去露营,但电商下单买块野餐垫要后天才能到货,那时好天气和好心情都没了,还露个什么营啊……但现在,淘宝闪购下单半小时就给你送到公园的草坪上,比你人还先到。
这不就是电商行业的增量吗?
而且闪购给整个淘宝的加持也是值得瞩目的。数据机构的调查表明,9月份,闪购带动淘宝的月人均使用次数增从62.3增长到73.9,相当于每人每月多打开了淘宝10次。双11期间,这种热度继续升温:
预售开始的第一天,就是10月15日,淘宝的日活跃度到了6亿,放眼近些年,市场很少能见到电商行业有这种活跃度了。
你说,有这么显著的增量,请你喝杯奶茶它算个事吗?
阿里这一波发力即时零售,持续热闹了小半年,终于在这届“双11”落地,果然,“双11”还是验收创新成果的时刻。
第三波热闹是“大消费”生态的建立
说起今年“双11”的热闹,可能会跟消费者的体感略微有所差别:
就我个人来说,不管是小件的衣服鞋子还是大件的家电数码,都没有比去年“双11”买得更多。
但是细想起来,今年“双11”我在高德扫街榜囤了餐厅优惠券,在飞猪下单了航司的特惠机票兑换券,出机场时还在淘宝闪购下单了一块充电宝……
这些看起来好像不是在电商下的单,但其实已经整合到同一个“大消费”场景中。
我囤餐厅优惠券是因为过阵子要去给新的美食旅行路线踩点,于是又下单了机票兑换券,然后因为是高海拔地区,我又去搜了4000米海拔徒步该准备哪些东西看看我有没有遗漏……
吃喝玩乐购,这不就全都串起来了?淘宝天猫提出的“大消费”生态,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同领域的消费互相带动的协同效应。
不知不觉间,消费者在今年“双11”期间的整体消费又上了一个台阶。反馈到整体的数据上,可不就是热闹起来了么?
分享一点感想:
按说,我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但商业领域的热闹,我还真就看得津津有味,看得心怀大慰。
商业领域的繁荣,对当下社会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我不好展开多说,相信读者们都能理解。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而商业繁荣,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机会与希望。
很开心看到“双11”又热闹起来了,再热闹一点才好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