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隔油
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选型与应用中,“处理量” 与 “规格” 是两个基础且关联的核心概念 —— 处理量定义设备的 “能力边界”,规格定义实现该能力的 “硬件基础”,二者共同决定设备能否适配实际需求。以下结合 2025 年行业标准与金球环保 GBOS 系列实例,给出具体定义:
![]()
一、处理量的定义:设备的 “废水处理能力指标”
处理量是指设备在标准工况下(水温 20-30℃、含油量≤500mg/L、悬浮物≤300mg/L),单位时间内可有效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大体积,核心以 “立方米 / 小时(m³/h)” 为量化单位,具体定义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1. 核心指标:额定处理量
即设备出厂标定的 “设计处理能力”,是选型的核心依据,需满足两个条件:
• 处理后出水含油量≤15mg/L(国标 GB 50015-2019 要求),油脂去除率≥90%;
• 设备各模块(沉渣、分离、提升)同步运行无过载,如提升泵扬程、分离腔容积需匹配该处理量下的水流速度(≤0.08m/s)。
例如文档中金球环保 GBOS-M 系列的 “15-30m³/h” 额定处理量,指该系列设备每小时可稳定处理 15-30 立方米含油废水,且出水达标。
2. 核算依据:与实际需求的匹配逻辑
处理量的定义需锚定实际应用场景,其核算需参考三大数据,避免 “能力错配”:
• 日均排水量:餐饮场景按 “座位数 ×50-80L / 人”、汽修厂按 “日均台次 ×100-150L / 台” 计算,是处理量的基础参考;
• 高峰排水量:考虑午晚餐、食堂开餐等时段的流量骤增(通常为日均排水量的 2-3 倍),需通过 “冗余设计” 覆盖;
• 冗余系数:文档明确常规场景按 “日均排水量 ×1.2 倍”、重油污 / 高峰场景按 “×1.5 倍” 确定额定处理量,例如日均排水 20m³ 的餐厅,需选额定处理量 30m³/h 的设备(20×1.5),此 “30m³/h” 即为匹配需求的处理量定义。
3. 型号对应:处理量的分级标准
结合文档中 2025 年设备分级,处理量按 “能力层级” 可分为四类定义,金球环保 GBOS 系列是典型代表:
![]()
二、规格的定义:实现处理量的 “硬件参数集合”
规格是指为达成额定处理量,设备所需的核心硬件组件的参数标准,涵盖 “箱体结构、材质、核心部件” 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是处理量的 “物理支撑”。结合文档中硬件成本逻辑与 GBOS 系列配置,规格的定义可拆解为五大维度:
1. 箱体规格:处理量的 “空间载体”
指设备主体箱体的 “长 × 宽 × 高” 尺寸与有效容积,直接由额定处理量决定:
• 定义逻辑:处理量越大,箱体需预留更大的 “沉渣腔容积(截留杂质)”“分离腔容积(油水分层)”“提升腔容积(缓冲水流)”,例如 30m³/h 处理量的 GBOS-M-30 型号,箱体规格为 “4.5m×1.5m×2.5m”,其中分离腔容积≥8m³(确保水流停留时间≥30 分钟,满足分层需求);
• 基础标准:文档明确 “单级分离腔长宽比≥2.5:1、有效水深 1.2-1.8m”,例如 GBOS-S-10(10m³/h)箱体规格 “2.2m×0.8m×1.5m”,长宽比 2.75:1,符合水流均匀性要求。
2. 材质规格:设备耐用性的 “基础保障”
指箱体、管道、核心部件的材质类型与厚度,定义设备的抗腐蚀、抗磨损能力:
• 主体材质:文档核心推荐 “304 不锈钢”,厚度需与处理量匹配 —— 小型设备(5-10m³/h)侧板厚度≥2.5mm,中型设备(15-30m³/h)≥3.0mm,大型设备(50-100m³/h)≥4.0mm(如 GBOS-L-100 箱体侧板厚度 4.0mm);
• 特殊场景材质:工业油污场景(如汽修厂)需定义为 “316L 不锈钢”(耐机油腐蚀),地下安装需额外定义 “1.5mm HDPE 防渗膜 + 2mm 水泥基防腐层”,如定制 GBOS-Y 工业款的材质规格。
![]()
3. 泵体规格:污水提升的 “动力核心”
指提升泵的 “扬程”“功率” 参数,定义设备能否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目标管网:
• 扬程定义:指泵体可将污水提升的最大高度(单位:米),需满足 “排水点位与市政管网高度差 + 5-10m 管道阻力”,例如地下室低于管网 8m 的场景,泵体扬程需≥13m,GBOS-M-30 的泵体规格即定义为 “扬程 15-20m、功率 3.0kw”;
• 功率定义:与处理量正相关,小型设备(5-10m³/h)泵功率≥1.5kw,中型(15-30m³/h)≥3.0kw,大型(50-100m³/h)≥4.0kw(如 GBOS-L-100 配备双 4.0kw 主泵,确保大流量下提升稳定)。
4. 分离模块规格:油脂分离的 “效率核心”
指实现油水分离的核心组件参数,定义设备的分离效果:
• 基础分离模块:小型设备定义为 “重力分离 + 5mm 滤网”,中型设备定义为 “重力 + 斜板分离(斜板倾角 45°-60°、间距 10-15mm)”,大型设备定义为 “重力 + 斜板 + 气浮分离(气水比 1:4-1:6)”,如 GBOS-L-100 的分离模块规格即包含气浮系统;
• 特殊配置:低温地区需额外定义 “加热模块规格”,如 GBOS-M-30 低温款的加热管规格为 “1.2KW、温度控制范围 20-30℃”,防止油脂凝固影响分离。
5. 自动化配置规格:运行维护的 “便捷性指标”
指设备自动化功能的组件参数,定义设备的操作复杂度:
• 半自动规格:定义为 “自动刮油(刮板转速 5m/min、与池底间距≤5mm)+ 手动清渣”,如 GBOS-S-10 的自动化规格;
• 全自动规格:定义为 “自动除渣(除渣速度 10L/min)+ 自动刮油 + 自动排泥 + 液位报警(液位误差≤±5mm)”,如 GBOS-M-30 标准版;
• 智能规格:进一步定义 “PLC 控制系统(施耐德元件)+ 远程监控(数据传输频率 1 次 / 5 分钟)”,如 GBOS-L-100 旗舰款的智能配置规格。
![]()
三、处理量与规格的关联逻辑
处理量与规格是 “目标与手段” 的关系:
• 处理量决定规格的 “基础设计”:例如 “30m³/h” 的处理量目标,直接决定箱体需达到 “4.5m×1.5m×2.5m”、泵体需 “3.0kw/15-20m 扬程”;
• 规格决定处理量的 “实际效果”:若规格不匹配(如 30m³/h 处理量配 2.2kw 小功率泵),则设备无法达到额定处理量,可能出现污水溢出、分离不达标等问题。
综上,处理量是设备 “能做多少” 的量化指标,规格是设备 “如何做到” 的硬件保障,二者需协同匹配 —— 如金球环保 GBOS 系列通过 “处理量分级 + 对应规格标准化”,让不同场景下的设备选型有明确的定义依据,避免模糊认知导致的选型失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