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家里的灯亮到凌晨三点都没熄过。
小区门口的狗叫声时不时传进来,把本就紧绷的神经扬得更紧。陈姐和老李两口子,背靠背躺在床上,一直盯着卧室的天花板。手机也是,隔几分钟就拿起来看一下,大概率还是毫无动静。
![]()
他们的女儿婷婷,已经大三了。平时很懂事,出去玩也说一声,这次却十二点还没回家,也没半点消息。微信、电话、朋友圈,搜了一圈,全是空的。
那种感觉,谁熬过谁知道。平静地告诉自己:“没事,可能是和朋友聚会没算好时间。”可心里剧本全都自己演上了——是不是遇到坏人了?会不会出了事故?甚至想着想着眼泪都流出来。
![]()
陈姐小时候也有几次惹父母生气,知道做父母多操心,但从没像今晚这样,指望时间快点过。等个消息,像等救命绳。
两个人各自翻身,一言不发,空气跟凝固了一样。突然,楼道里有敲门声,两口子几乎是飞奔过去。一开门,是邻居老张,经常在夜间遛狗,他低声问:“怎么半夜客厅还亮着?出啥事了?”陈姐勉强笑笑,说女儿还没回来。老张安慰了几句,也帮忙发了条信息给小区群,看看谁见过婷婷。
![]()
时间像慢慢磨人的刀,一分一秒拉长。老李试图装作冷静:“现在孩子不是都喜欢晚上玩两下,也许她一会就打回来电话。”但手机每响一声,两人心跳就提到嗓子眼。
想到最近新闻里讲的那些事,有女孩晚上回家迟了,被人尾随。陈姐的担心变成恐惧,开始埋怨自己:是不是该早点管管婷婷,限制一下她社交?老李也陷入深思,“要是早上一醒,婷婷还没回,我们就得报警了。”
![]()
有时候一个家庭的脆弱,就是一条短信或电话能解决,却换来一夜无眠。
凌晨四点半,陈姐脑袋麻木,终于迷迷糊糊地眯了会儿。突然手机震动,把她惊醒,差点掉下床。
![]()
“妈,对不起,刚才手机没电,充好了才看到你的信息。我在同学家没事,马上叫车回来。”
一瞬间,那种悬着的心落回胸膛。陈姐声音颤抖着回:“没事你回家就好,下次记得先报个平安。”老李在旁边也叹了口气,嘴硬了一晚,最后一句话就是:“该吃饭了,好好睡一觉。”
![]()
不过故事没这么快结束。这通电话之后,夫妻俩并没有立刻放松。他们和许多父母一样,开始思考,到底要不要管孩子晚归?要不要为她自由加一把“安全锁”?外面的世界转得太快,网络那么方便,谁知道哪一秒就有意外。
第二天阳光出来,婷婷拖着疲惫赶回来,脸上挂着歉意,也有点无所谓。厨房里的热粥和煮鸡蛋,比什么训斥都温暖。三个人围坐一桌,没有把昨晚的噩梦再提,但眼神里有很多话,都在细碎的动作里。
![]()
有一次,陈姐去医院探望同事,同事刚经历了类似的事:孩子高考完出去玩,两个小时不接电话,全家差点闹崩。小孩回来后才解释,手机静音了。那个同事也苦笑:“好像当了父母,就永远学不会完全不担心孩子。”
身边朋友,隔三差五都有这样的糟心事。有的孩子是真的遇到危险,有的只是青春期小小的叛逆。但每一次失联都感觉像是天塌下来,哪怕儿女长到十八、二十,父母的心还是牵着线,拽不到就揪心。
![]()
其实,夫妻之间也因为这些夜晚变得更加互相依赖。你一句我一句地分析,互相安慰,也互相沉默。等这一关过去,没人会拿出来炫耀,但心里多长了一分理解与珍惜。
生活里那些琐碎的小事,其实都是亲情的考验,也是成长的必经路。
![]()
最后,陈姐想,孩子大了,总还是要让她往前走,但自己也会一直站在背后,就像这无眠的一夜,一直等着她,直到天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