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璐璐在1980年出生于安徽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既没有背景也没有钱财,高考那年语文考得不好,意外进了南京铁道医学院,后来这所学校并入东南大学,她也跟着沾了光,身份一下子不同了,这一步对她来说挺关键,如果没有这次合并,她可能连研究生都考不上。
![]()
本科毕业后她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第二任丈夫,这位同学帮她理清了研究思路,让她顺利完成了论文写作,硕士毕业阶段她又遇到了博士期间的导师型伴侣,对方带她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两人还合作发表了关于DNA组组的论文,这时候她已经不再是当初只会埋头苦读的那个女学生了,开始懂得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前进。
![]()
2009年她去美国访学,认识了加州理工的学者埃里克·温弗里,他在生物工程和计算机交叉领域很有建树,两人后来结婚,她也拿到了绿卡,2013年进入加州理工担任助理教授,到2019年晋升为终身教授,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二位华人终身教授,第一位是钱学森,这个位置很难获得,全球只有大约3%的助理教授能坚持到这个阶段。
![]()
她的四段婚姻都有特别之处,第一任丈夫没有学术背景,但支持她考研,把家务全都包揽下来,第二任是同学,在科研上给了很多帮助,第三任像导师一样,带她进入前沿领域,第四任就是温弗里,直接把她送进加州理工,每次婚姻结束的时间点都很巧合,刚接触到新资源,感情就转移了,然后离婚,节奏快得让人有点难以理解。
![]()
有人说她在学术上很有实力,发表过八篇顶级期刊论文,还获得了罗森堡郁金香奖和费曼奖,她实验室的研究确实走在国际前沿,但也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她可能把感情当作获取机会的手段,甚至猜测她通过婚姻换取发展空间,这些说法难以证实,女性在科研领域想要取得进步,面对的压力往往比男性更大,比如颜宁一直坚持正统的学术道路,却仍然经常被问到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的问题,相比之下,钱璐璐选择的路径更像是被现实环境推动形成的。
在2000到2010年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上海交通大学也积极与国外机构开展合作,她能够加入温弗里团队并非仅靠运气,而是因为自身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该团队在DNA折纸术和分子计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她加入后不仅顺利融入,还取得了实际成果,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评审标准严格,仅凭人际关系无法通过,必须持续做出科研贡献。
现在网上对她的评价分成两派,有人觉得她是女版陈景润,只看成绩不管方法,也有人指责她婚姻像块跳板,踩着别人向上爬,说实话这条路很难学,她能成功是因为遇到几个关键人物,而且自己确实有本事,现在的年轻女科学家环境虽然好了一些,但婚姻和事业之间的矛盾仍然常见,政策在慢慢调整,可现实还差得远。
我倒认为,别急着给这位女性贴标签,她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造假行为,论文是自己完成的,职位是靠实力争取来的,只是她走的这条路太特殊,别人很难模仿,社会总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评判女性的成功方式,可有时候那恰恰是她们唯一可行的路,你可以说她做事精明,也可以说她手段果断,但不能否认她确实做到了这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