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一边是千万毕业生挤破头争夺有限岗位,一边是制造业、高端装备等领域面临人才缺口,这种错位背后,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船舶海工产业连续14年领跑全国,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破万亿,“1650”产业体系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江苏科技大学深耕特色领域90余年,其为2026届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服务体系,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鲜活实践。
![]()
就业市场的混乱与迷茫,根源在于方向不明确。许多高校就业工作流于形式,学生只能盲目投递简历,陷入“广撒网却难上岸”的困境。江苏科技大学的破局,始于顶层设计的精准发力。江科大将就业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校领导带队“访企拓岗”,深入产业一线摸清需求,对接互联网巨头、国家级科研院所及扬子江船业等行业龙头,构建起覆盖重点产业的岗位供给网络。
更关键的是,该校以“船魂”精神为引领,将“就业思政”融入培养全过程,打造四步进阶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90余名2026届学子主动投身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正是这种方向引领的成果。
![]()
方向明确后,能力不匹配成为就业路上的最大拦路虎。不少学生走出校门才发现,课堂所学与企业需求脱节,而江科大的产教融合,直指这一核心痛点。该校创新“技术合作+校友资源+产教融合”三维联动机制,校企共建的卓越工程师班、产业学院将企业真实项目、技术标准直接引入课堂。
2025年获批5项省级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居全省高校首位,这些基地成为学生的“实战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岗位核心技能。“扬帆启航”暑期实习实训、企业参访等活动,进一步缩短了校园与职场的距离。这种“按需培养”的模式,既解决了企业“招人难、培养难”的问题,也让江科大学子在就业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即便方向对、能力够,求职过程中的信息壁垒、资源不均仍会让不少学生错失机会。江苏科技大学的精准服务,打通求职“最后一公里”的堵点。该校建立就业意向动态数据库,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生涯规划、“简历门诊”,避免学生在求职中走弯路。针对困难学生,构建“经济+能力+心理”三位一体帮扶体系,确保就业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2025年秋季校园供需洽谈会按16大领域分区布展,设置基层服务、东北人才等特色专区,400余家企业带来18000个岗位,让5000余名学子实现“精准对接”;“学工主题舱”等一站式平台整合政策、岗位、指导等资源,让求职服务更高效。这种从学生需求出发的服务模式,消解了求职焦虑,提高了就业效率。
![]()
江苏科技大学这套“方向锚定+产教融合+精准服务”的闭环体系,不仅让自身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称,更给出了高校破解就业难题的答案。对学生而言,精准的方向引领避免了求职盲目性,产教融合赋予的实操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全方位服务扫清了求职障碍,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对于正面临择校抉择的考生而言,选择江苏科技大学,就是选择一份“就业不慌、发展有途”的稳妥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