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毛昊俊 记者 于露)日前,南京邮电大学“印象·南京”3D模型设计大赛圆满举行。作为学校波特兰学院承办的校第三十届大学生科技节子活动,该项赛事已常态化开展至第四年,逐步成为融合科技创新与城市文化表达的品牌项目。
![]()
从“印象·南邮”走向“印象·南京”,今年大赛共收到62组参赛作品。南邮学子以代码为刻刀,以创意为蓝图,在虚拟空间中精心雕琢出一座充满温度的数字金陵。
作品不仅在技术上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在文化表达上彰显出南邮学子对金陵文脉的深度理解与当代诠释。有作品以数字化手段解构紫峰大厦的现代建筑美学,精准复刻出摩天楼的金属质感与结构张力;亦有作品深度挖掘鸡鸣寺的古典意蕴,将檐角风铃的灵动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建模细节。
“我们希望用专业所学,将看似冰冷的数字与材料,转化为一封封写满深情的情书——既是献给母校,也是致意家乡”。来自波特兰学院的参赛选手高艺铭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对这座六朝古都怀有独特的情感,如何捕捉并呈现南京“印象”,成为他参赛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想做一盏灯,一盏融合南京厚重文化底蕴与南邮红色基因的台灯”。最终,明城墙的巍峨、传统飞檐的优雅、南京市花梅花的清雅,悉数立体呈现在那盏古朴的台灯上。当灯光亮起,温暖的光线透过亭柱与镂空花瓣,在展台上投下疏影横斜的光斑,瞬间唤醒了观者心中对金陵风雅的集体记忆。
![]()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赛特别增设留学生赛道,吸引了多支国际学生团队参与。留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增强了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
波特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尹秀娟表示:“我们鼓励学生将奇思妙想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深植一颗‘科技赋能’的种子。”自成立以来,波特兰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据统计,2024—2025学年,该院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科创竞赛中累计获奖200余项。
“印象·南京”3D模型设计大赛是波特兰学院构建特色育人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将教学实践从校园课堂延伸至城市的文化肌理之中,推动学生从技术的“应用者”转型为以科技语言讲述城市故事的“叙事者”。在数字技术与人文底蕴相互交融的探索中,学子们不仅锤炼了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对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认知。
未来,波特兰学院将继续拓展创新实践平台,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赋能学生全面成长的同时,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南邮智慧与力量。
图片:许逸凡 施乔特 吴雨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