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盘锦,暖阳映照,城乡融合的脚步愈发坚实有力。
盘山县坝墙子镇张家村快递驿站里,店主聂维芹在用手机扫码入库;
“现在镇里的公办幼儿园离家又近,吃的还好!”盘山县胡家镇中心幼儿园家长李亦虹喜笑颜开;
“自打北京的环卫管理进驻我们村,我们村里的环境跟城里一样好,住着也舒心!”大洼区王家街道曙光村村民张立成竖起大拇指兴高采烈地说;
干了近7年农村客运的公交车司机邢小龙最近增加了新工作,每天至少搬运两次货物。他驾驶的新兴环路农村公交在全市率先开展快递业务。
从乡村驿站,到乡镇幼儿园,到农村环境,再到农村客运……这寻常的清晨图景,正是我市以城乡融合绘就均衡发展画卷的生动注脚。
如今,这座国际湿地城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缩小至1.93: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期间,我市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城乡规划、产业融合、民生共享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城乡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美丽乡村。 林松摄(请横屏观看▼)
![]()
筑牢融合发展框架
城乡规划体系持续优化
城乡融合发展,一头在“城”,一头在“乡”。
![]()
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 刘刚摄
时下,我市县城居民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宜居、越来越方便,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活图景正徐徐铺展——
网约车随叫随到,去镇上赶集、到县城办事,抬脚就能走;县城建起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晚上有广场舞队、健身操队;县城医院升级了诊疗设备,开通远程会诊,常见病、慢性病不用奔波外地……
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准施策下,我市编制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与小城镇建设双线并进、双翼齐飞,绘就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盘山县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农村环境改善,经济实力增强,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力。盘山县获批成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标志着其在城镇化发展中的示范地位获得国家认可。盘山县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
我市农村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步儒玲摄
小城镇建设亦紧随其后,稳步推进,大洼区新立镇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清水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十四五”期间,我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打造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2个,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达275个,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宜居(示范)村全覆盖(除动迁村)。
加速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激活城乡发展新引擎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锚定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目标,以“一一相连”“接二连三”“跨二连三”的创新路径,让农业与工业、文旅、现代服务业深度绑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致富路。
![]()
收获季“丰”景在线。 刘杨摄
“今年的大米、河蟹双丰收,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也增强了我们继续推广这种经营模式的信心。”盘锦中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立宾说,该公司今年一共种植了3.3万亩水稻,全部采用稻蟹共生的模式。
在一产提质上,我市首创“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两收”稻蟹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推广“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分居全省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和第二名。
在二产延链上,我市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做足深加工文章。稻米、大豆、水飞蓟等特色农产品跳出“原字号”局限,以米糠、稻壳、豆粕等副产物为原料生产的谷维素、天然阿魏酸、植物油酸等高附加值产品规模不断壮大。
![]()
“稻里”景区成为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虞伟摄
在三产赋能上,我市左手牵文旅、右手连服务,让农业价值持续升级。以国际湿地城市品牌为磁石,串珠成链整合多元资源,市场化打造并推出湿地风光游等多条特色精品线路,打造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平安镇平安朝鲜族村、荣兴稻作人家民俗村等一批田园文旅新场景。
城乡普惠幸福加码
深入推动城乡民生共享
秋收完成,稻谷归仓。双台子区常家村农家书屋里,“村阅”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村民们参加阅读分享会的兴致正浓。
“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开展6年来,我市行政村均实现了数字阅读全覆盖,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涨知识、强技能、增本领的“精神补给站”和“致富加油站”。
在这里,农民能够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阅读资源,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盘山县吴家镇吴家学校,占地994平方米的风雨操场,一场“篮球接力赛”拉开帷幕,孩子们挥洒汗水,尽情释放青春活力。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以资源下沉为支撑,破解城乡教育壁垒,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乡村落地生根,用一个个鲜活故事诠释着教育公平的温度。
盘山县被教育部认定为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东郭学校被教育部评为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
居民在盘山县太平街道卫生院做CT检查。孙疆摄
每个周三,都是盘山县人民医院医生在坝墙子镇卫生院坐诊的日子。得知居民李中武右腿受伤,行动不便,医生上门为他进行中医康复理疗。李中武说:“过去需要驱车几十公里到盘山县医院就医,如今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盘山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常驻镇里,有时候还会来到家里进行治疗,省心又省力。”
我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养老资源扩容下沉和实现区域均衡布局。“十四五”期间,建强乡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25个,组建13个跨区域专科、专病联盟,区域内12个公立医院、47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个乡镇卫生院和345个村卫生室实现网格化全覆盖。
我市以创建全域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动,综合实施农村改厕、村屯绿化、院落美化、污水净化、道路硬化等系列工程。
![]()
盘山县古城子镇蔡家村村路换新颜。 虞伟摄
“十四五”以来,我市黑色路面实现“村村通”,燃气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户户通”,城乡之间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能力差距大幅缩减。
大洼区新兴镇王家村快递驿站路口,村村通公交车司机小马停好车,一边微笑着和村民打招呼,一边把车上的邮件,一件件提下来。
“十四五”期间,市客运公交集团开通23条乡村微循环公交线路,不但可以方便乘车出行,还创新推进交邮快融合发展,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2个县区级智能分拣中心,12个镇级中转站,191个村级驿站,成功打破城乡物流壁垒,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实现“下行快递送进村,上行邮寄不出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快递进村全覆盖。
![]()
快递寄取不出村。 资料片
盘山县“村村通公交跑活城乡快递产业”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典型案例。大洼区“公交+邮政+电商三网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纳入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我市深耕基层社会治理沃土,以精细化治理打造平安和谐城市,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大洼区平安村、兴隆台区粮家村深耕治理实践,以“文明乡风”为魂、以“共建共享”为基,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力与蓬勃生机。
来源:盘锦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