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廖崴出生在贵州大方县的贫困村,父母靠种地谋生。
谁也没想到,这个农家娃会成为全国闻名的 “小神童”——2 岁时听邻居孩子背古诗,只听一遍就能跟着流利复述;
5 岁入学后,课本读两三遍就烂熟于心,还总用超纲问题把老师问住。
![]()
村里老教师劝他父母:“这孩子天赋异禀,早点培养准有出息。”
于是,廖崴开启了 “超速成长”:2 年半学完小学 6 年课程,7 岁跳级上初中,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还拿遍了数学奥赛的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短短几年,他连跳数级读完高中。
2009 年,13 岁的他以 563 分考上中国农业大学,成了媒体追捧的 “文曲星”。
01
“神童光环” 背后藏着隐患
父母没文化,只知道让他拼命学;跳级太快,他从没机会和同龄人正常相处,社交能力几乎为零。
![]()
就像卢梭在《爱弥儿》里说的,孩子该有孩子的成长节奏,拔苗助长只会让早熟的果实缺少养分。
廖崴的天赋被无限放大,可他的心智还停留在孩童阶段,没人教他怎么适应陌生环境,怎么管好自己。
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一家人又喜又愁:6000 元学费对贫困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
好在学校校长柯炳生格外惜才,不仅减免学费,还安排廖父当楼管陪读;
茅台集团也找上门,承诺包揽他大学四年所有费用,毕业后还能安排工作。
![]()
带着所有人的期待,13 岁的廖崴跟着父母第一次走出大山,走进了北京的繁华里。
02
挂科 14 门遭断资助:神童为何突然 “掉线”?
初到农大,校长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廖崴自信地说:
“我两年修完学分,还要读到博士后,当农业科学家!”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耳光。
大学宿舍里,同学都是十八九岁的成年人,聊的是社团、实习、未来规划,而 13 岁的廖崴还惦记着动画片;
同学们想照顾这个 “小弟弟”,可几次下来发现根本没共同话题,渐渐就疏远了他。
![]()
更让他受挫的是,以前在老家 “鹤立鸡群” 的他,在这里随处可见天赋出众的同学 ——
他不再是最特别的那个,这种落差让他浑身不自在。
课堂上,他坐不住也管不住自己,经常随意走动、开小差;
想跟陪读的父亲倾诉苦闷,得到的只有 “专心读书” 的叮嘱。
没人理解的孤独感越积越深,一次偶然的机会,廖崴接触到了网络游戏 ——
在虚拟世界里,他不用面对年龄差距,不用承受 “神童” 的压力,能尽情释放情绪。
![]()
从此,他彻底变了样:白天躲在宿舍睡觉,晚上泡在网吧通宵打游戏,旷课成了常态。
到大二第一学期期末,15 门专业课他挂了 14 门,成绩稳居系里倒数。
按照学校规定,他本该被退学,消息传开后,网友纷纷嘲讽:
“果然是现代版伤仲永!” 茅台集团也收回了资助,说他 “不符合资助标准”。
其实廖崴的 “掉线” 早有预兆:他跳过了本该用来学习社交、培养自律的成长阶段,就像没扎稳根的树苗,一旦遇到风雨就容易倒伏。
![]()
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天赋只是敲门砖,自律、适应能力这些 “软实力”,才是支撑长久走下去的关键。
03
校长力保 + 母亲陪读,使天才跌落谷底后再攀高峰
就在廖崴自暴自弃、所有人都放弃他时,柯校长站了出来。
这个从第一次见面就看好他的校长,在教务会上力排众议:
“这孩子只是一时贪玩,缺的是引导,我们不能浪费人才!” 他给了廖崴退级重读的机会,还特意找他谈心。
面对校长的耐心询问,廖崴终于忍不住吐露了所有委屈:“我跟同学聊不到一起,也没人管我,只有打游戏才开心。”
![]()
柯校长没有指责,反而温和地开导他:“天赋是你的优势,但成长不能急,慢慢来才能走得稳。”
这番话让廖崴红了眼眶,他主动交出网吧包月卡,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柯校长还想到,廖崴从小跟母亲亲近,或许母亲的陪伴能帮他找回状态。
于是学校特意把廖母接到北京,安排了后勤工作,让她专心陪读。
有了母亲的日常关怀,加上校长的持续鼓励,廖崴渐渐走出了阴霾 ——
他不再逃避社交,试着跟新同学打招呼、参与集体活动;课堂上坐得住了,遇到难题就主动请教老师同学。
![]()
2011 年 9 月,廖崴转入电气工程学院,从大一开始重新学习。
这一次,他不再追求 “速度”,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
让人惊喜的是,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天赋慢慢显现:
毕业前,他和国内外 40 多名顶尖选手同台竞技,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领域拿下第八名;
2015 年本科毕业时,他以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保送本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
拿到保研通知书那天,廖崴第一时间找到柯校长报喜。
![]()
他说:“以后我要读到博士,还要去茅台集团应聘,让他们看看现在的我。”
从跌落谷底到重返巅峰,廖崴用经历证明:
神童不是天生就能一路顺遂,一时的犯错不代表永远失败,只要有合适的引导和自我觉醒,就能重新找回方向。
![]()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