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大家的社交观是极其扭曲的。
我前两天有个学生联系我,他说自己在社交过程中觉得非常不舒服,人际关系让他很疲惫,今天都有点不想去上课了。他是个男孩子,男生普遍心智会相对幼稚一点,所以中学阶段很多男生在交友过程中,往往是评判这个人酷不酷、帅不帅、屌不屌。
比如说,你长得好看,或者有一些才艺,让女生觉得很吸引人、很有魅力;或者你吊儿郎当,像“社会哥”,男生就会觉得“有实力”,愿意追随你,觉得这种人是“好的”。
而那种文文静静、敦厚老实、包容心强、不多言不多语的男生,往往会成为大家调侃的对象。你越懦弱,越不彰显“实力”,越不张牙舞爪,就越容易被欺负。
给我打电话的这个男生,就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我入学第一周就跟他讲,在社交过程中一定要去选择比较优秀的朋友,因为他的人格非常好,我觉得绝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get不到他的好的。结果同学们总是说:“哎,你怎么连话都讲不明白?你像个傻子一样。”这种调侃说多了,就让他心里很压抑。
我自己高中期间,班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初中阶段古琴十级,喜欢写小说、看书,成绩非常好的小才女,只是她长得有点地包天,是那种“月亮脸”。所以她文静,再加上有点地包天,就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
另外一个男生,他爸妈都是清华博士,是清华子弟,从小在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一路升上来的。这个男生学习非常好,也非常聪明,但就是因为那种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小孩有点呆呆傻傻,像书呆子一样,跟我们聊天时,有时候会突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出一个巨冷的笑话。像这种呆傻、文静、老实不多言不多语的人,就会成为中学阶段大家调侃、攻击的对象。
所以,班上不知道哪个男孩子先开始调皮,把他们两个人捆绑在一起,说他们是“姐姐姐夫”。那些不明所以的围观群众,慢慢也会觉得“我是不是不应该接触他们”。所以,这两个人在中学阶段真的有点被孤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反观我们班上,有一个高一上来就黑不溜秋,长得跟泥鳅一样的小男孩。但就是因为他在我们一帮“土包子”当中相对鹤立鸡群一点,就自诩是我们班“第一帅”,慢慢优越感就上来了,开始跟着年级里高三的一个“大哥”混。
那个“大哥”也是关系户进的我们学校,要知道,能通过关系进入北京市最好的中学,家里的钱或权一定是达到了金字塔顶尖的。这个小男孩就展现出一种“哥家特别有钱,哥就是不学习”的姿态,每天200多斤的超大身躯,提着一个小小的儿童单板滑车,在楼道里来回晃,老师怎么说都不搭理。那时候,我们班上这个“黑泥鳅”小哥就觉得跟着“大哥”混特有面子。
这就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常见的两种人:一种是匪里匪气,爱跟“大哥”混,爱抱大腿;另一种是明明很正常,却会被同学调侃,成为众矢之的。
后来他们的发展怎么样了呢?当年班上被调侃的那个才女,现在已经当上作家了,人家是真的爱文学、爱写作。那个男生顺利读上了清华的博士,前两天中关村论坛的嘉宾名单上,我还看到了他的名字,真的在业界有点水平。
再反观那个流里流气的小混子,后来怎么样了?高中三年跟着所谓的“大哥”混,“大哥”没学上没关系,家里能解决,但你算什么呀?又没过继给人家父母,最后他也跟着混了3年,没学上。怎么办呢?
进了公安大学,后来当片儿警,一直当到现在。中学阶段最爱惹事儿、最爱进派出所的小孩儿,后来当了片儿警,天天围着别人的家长里短,给人做调解。
中学阶段最让孩子痛苦的其实不是成绩,而是人际关系。如果你的小孩在人际关系中觉得不舒服,没必要告诉他“一定要合群,一定要找朋友”。很有可能是你家孩子过于优秀,他人品非常好,人格非常成熟,跟其他人格格不入,所以才会感觉到痛苦。这时候怎么办呢?
去更好的圈子,跟班上的学霸混,努力学习,往更高级别的地方走。越往上走,空气越新鲜,你所接触的人越善良、越单纯。你现在之所以会觉得痛苦,是因为中学阶段“水浅王八多”,一个班上人太多,再加上男生发育比较晚,相对幼稚,有时候就爱调侃那种他无法理解的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