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蓬江区迈入“全运时间”第三天,赛场上赛事正酣,赛场下温情流动。从清晨7点到深夜22点,一道道碧青绿色的身影活跃在赛场内外,每天连续15小时的志愿值守,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女子20岁以下组)赛事注入青春暖流。
11月10日,随着该赛事在江门体育中心火热开赛,十五运会蓬江赛区的大幕正式拉开。作为赛事保障的重要力量,260余名来自五邑大学的“小海豚”志愿者上阵。这是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出头的青年志愿者,从赛场入口的秩序维护到竞赛环节的精准协作,从观众席的贴心引导到酒店接待的后勤支援,他们以专业素养与饱满热情织就赛事“保障网”,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蓬江赛区最亮眼的“青春名片”。
志愿者化身赛事“全能助手”
“您好,请出示观赛凭证。”“这边请,观众席入口在前方左转”……赛场入口处,“小海豚”们化身严谨细致的“守门人”。开赛初期人流高峰来袭,他们灵活疏导分流、耐心解答疑问,用微笑化解拥堵压力,让观众入场全程顺畅有序。“我们是进入赛场的第一道防线,看到市民们的观赛热情,自己也充满干劲。”志愿者黄玮的话语里,满是身为保障者的骄傲。
![]()
![]()
踏入赛场,“小海豚”的身影无处不在。竞赛场地内,他们是高效协作的“勤务员”,蹲身捡球、快速擦地、清点器材,精准配合裁判完成各项保障,确保比赛节奏丝毫不乱;观众席中,他们是暖心周到的“服务员”,主动提供观赛指引、倡导文明观赛,用细致服务营造温馨氛围;安全保卫处里,他们是认真负责的“把关人”,协助安保人员完成证件登记、核对与归档,筑牢赛事安全屏障。
![]()
![]()
![]()
![]()
赛场边的“隐藏惊喜”更让气氛持续升温。套着厚重吉祥物公仔服的志愿者,顶着服装内的闷热,在比赛间隙灵活穿梭。挥手致意、即兴舞蹈,遇到上前互动的小朋友便主动蹲下合影,憨态可掬的模样“萌”化全场,成为点燃赛场氛围的“开心果”。
![]()
![]()
![]()
图为由志愿者扮演的吉祥物深受群众欢迎。
在反兴奋剂教育宣传拓展点,“小海豚”们采用答题闯关、拼图互动、漫画解读等趣味形式,邀请运动员参与集章兑换奖品。原本严肃的反兴奋剂知识,在轻松的互动中入脑入心,让“科学参赛、干净竞技”的理念深深扎根。志愿者李秋鸣说,服务中不仅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还接触到不少性格豪爽的运动员,见识到他们有别于赛场上的另一面,“志愿者朋友们互相帮助,运动员们友善、有趣,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特别有意思。”
![]()
![]()
![]()
![]()
“全能充电”精准赋能青春担当
“能参与全国性赛事服务,离不开前期的‘全能充电’。”团蓬江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志愿者选拔历时1年左右,历经义工时长筛选、面试、线下笔试、线上测试等多轮考核,从1200余名申请者中精选出260余名志愿者,充分展现了五邑大学学子的综合素养。
为让服务更专业,赛前培训环节同样扎实。志愿者们先完成线上基础课程学习,再走进线下培训课堂,系统接受竞赛服务、器材保障、颁奖礼仪、安全防护、医疗辅助、反兴奋剂宣传等全方位培训。指导老师结合丰富经验,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技巧深入浅出讲解,志愿者们认真记录、积极互动,把每一个服务细节都打磨到位。
![]()
![]()
第十五届全运会
为强化服务保障,蓬江赛区还精心打造了超300平方米的志愿者之家,内设思政学习区、文化科普区、心理咨询区、阅读学习区等9大功能区,从休憩补给到专业支持一应俱全,用实际关怀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坚实的后援支持,为赛事保障筑牢基础。
系统的培训与完善的保障,让“小海豚”们练就过硬本领,在赛场内外愈发从容,尽显青春担当。“能参与这场四年一度的大型体育赛事,见证运动员们的拼搏,感受市民对体育的热情,一切辛苦都值得!”志愿者叶泽良告诉记者,这段“家门口”的志愿经历,不仅让他见到了优秀运动员,更收获了沟通协调、应急应对等实用技能,自信心与阅历都大幅提升。
志愿者陈庆淮则有更深的感悟,“运动员在场上拼搏,我们在台下守护,这种并肩奋斗的感觉很有意义。”他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服务,让全国来宾看到江门青年的担当。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刘淑君、团蓬江区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