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真的“已死”了吗?当短视频席卷平台、流量向下沉倾斜,一条图文笔记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一条生命。这起真实事件提醒我们:内容的价值,从来不止于点赞和转发,更关乎信息的可得性与实用性。
现在做小红书图文,还有机会吗?
最近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大家都很焦虑:
- 平台是不是只推视频了?
- 我的图文流量越来越差,是不是该放弃了?
- 我是不是要转型做视频了?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我想先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小红书图文账号,永远都有机会。
因为,小红书的野心,根本不是成为下一个抖音。
接下来的分析,很有价值,请你一定要认真看完。
一个救命的案例
前几天,我在小红书刷到一个帖子。
一个女孩半夜被鱼刺卡住喉咙,试了网上流传的各种土方法——
大口喝水、吃东西吞咽、喝醋、仰头漱口,全都没用。
难受到把晚饭都吐出来了。
最后她打开小红书搜索,在一篇图文笔记里找到了解决方法,终于把鱼刺弄出来了。
她在笔记最后说:小红书救了大命了。
![]()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她搜出来的都是视频呢?
点开视频、快进找重点、拖到最后找答案,一个视频没找到再点下一个——
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是不是就错过了处理时机?
这就是图文和视频最本质的区别。
搜索,是小红书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用户带着问题而来,期待找到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而承载这种“解决方案”的最佳载体,至今仍然是结构清晰、信息密度高的图文指南。
这,就是小红书与所有短视频平台最核心的区别,也是它最深的护城河。
当然,有人可能就要说了:今年小红书都改口号了,从‘生活指南’变成了‘生活社区’,这不是在削弱‘指南’的定位吗?
这是一种误解。
![]()
改口号是扩张,不是转型
一家生意很好的餐厅,开发新菜品,是为了取代招牌菜吗?
当然不是。
是为了吸引更多不同口味的客人。
对于小红书来说:
- 图文攻略,是它的招牌菜,服务的是那些带着“搜索心态”来的忠实顾客。
- 兴趣视频,是它的新甜品,吸引的是那些揣着“闲逛心态”来的新客人。
小红书的野心,从来不是砍掉自己的招牌菜(图文),去开一家甜品店(视频)。
它的野心,是成为一座美食城。
既有能让你吃饱吃好的正餐(图文搜索),也有能让你逛吃逛喝的甜品小吃(视频推荐)。
它要的,是两种客人,通吃。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商业常识:当一个平台用户激增,它的定位必然会从满足核心用户的精准需求,延伸到满足泛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不然,靠什么吸引剩下几亿国人进来呢?
- 指南/攻略,是服务于“搜索流量”的,是小红书的根据地。
- 兴趣/娱乐,是服务于“推荐流量”的,是小红书的增长引擎。
小红书改口号、推视频,本质上是希望在它的“搜索”根据地之外,建立一个新的“推荐”增长引擎。
它希望用短视频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但这绝不代表它会愚蠢到放弃自己的立身之本。
不仅不是竞争,这些流量进来以后,还会反向带动搜索图文流量。
因为小红书的野心,从来不是成为抖音。
而是成为一个搜索+推荐双驱动,同时吃下确定性需求和潜在兴趣的超级平台。
图文和视频,根本不是一个赛道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
图文和视频,在小红书里,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角色:
图文,是答案:
天生为解决问题而生; 核心是”效率”;
视频,是故事:
天生为激发兴趣而生; 核心是”吸引”;
所以,千万不要搞反了:
用”兴趣”的逻辑做图文,用户想找答案,却只看到一堆花哨的铺垫,会立刻退出。
用”需求”的逻辑做视频,用户想放松娱乐,却迎面被灌输知识点,也会立刻划走。
给图文博主的建议
1、不要盲目跟风卷视频。
如果你的内容是教程类、攻略类、解决问题类、知识分享类,那图文可能比视频更适合。
如果不是以上这些类型,那就不要再纠结做图文还是做视频,而是思考如何让图文和视频打配合。
比如,用视频做拉新,用图文做留存。
2、账号一定要垂直。
深耕一个细分领域,把你的账号,做成一本针对某个垂直领域的、可以随时被查阅的知识库,让用户搜相关问题就能看到你。
3、专注做好搜索流量。
研究你的目标用户在遇到问题时,会用哪些关键词去搜索?
把这些词精准地埋入你的标题和正文。
![]()
4、封面和标题,要方便用户判断“有没有用”。
有人说:封面是给人看的,标题是给系统看的,所以标题带上关键词就够了。
但我强烈建议你,在封面上也要加上核心关键词,尤其是身份类的词。
因为你现在是要和兴趣视频抢注意力。
还有封面图,不要再弄那些花花绿绿,但一眼看不清关键的封面了,发现了吗?
最近在小红书上,大字报的封面,反而数据很好。
![]()
5、提升内容的实用性。
用小标题,分点列举,重点加粗,关键信息前置。
让用户看完就能用,步骤清晰可执行,配图详细易理解,可以保存随时查看。
做视频,拼的是激发兴趣的能力。
而做图文,拼的是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有生命力的内容,不是去追逐那些转瞬即逝的热闹,而是去解决那些真实存在的、甚至有点枯燥的问题。
因为热点会过去,算法会改变。
但问题,永远存在。
当别人都在追逐风口时,我们不如把自己的地基,打得深一点。
那个能持续不断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会被平台抛弃。
因为用户,需要你。
作者:有姜姜,公众号:有姜姜
本文由 @有姜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