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构Notion狂:差点儿成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0
分享至

文 | 圆有一寄

Notion的全球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亿。这一数字标志着Notion从“小众笔记工具”到“全球生产力平台”的跨越,用户覆盖个人、初创团队以及500强企业。

而与其类似的国产笔记工具,如 我来、幕布、飞书、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用户群体也非常庞大,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使用。

Notion们 可提供诸如 Markdown编辑、思维导图、任务管理、时间管理、Database可视化、分享协同、多维表格、云同步、AI助手等等众多功能。但元功能或者说核心价值主张是——被称为第二大脑的“个人知识库搭建”。


B站对“Notion”的检索结果

网上已有大量对这些软件工具进行推荐、测评、对比、使用教学的内容;它们确实能够提升效率,有毋庸置疑的可能高达90%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不再赘述这些。

在“效率工具狂热”的当下,我发现控制不住自己把时间花在“如何把表格排得整整齐齐”,就觉得 是时候稍微关注下,那10%的暗角了,即:

我们在使用时,如何警惕自己沦为一名“知识的图书管理员”?

先从知识的 获取-存储-梳理-使用 过程,谈一谈笔记工具可能存在的隐患。

01 只管存放,不管拥有 获取:“真实知识”的缺席

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提到,现代人已不需要“物品”,而只需要“操作”。这不只是Notion们的问题,所有计算机软件都存在这个问题,在自动化办公中,越来越只要求人的身体的最低限度的参与:盯着屏幕、点击鼠标或敲打键盘。你在观察一头雄狮,没错,但只是透过屏幕,闻不到它的气味,也感受不到它的杀气。

尽管计算机软件和AI对信息的处理以人脑为模板,但实际上已经摒弃了以人为中心的大部分参考点,也摆脱了所谓的“自然尺度”,而献身于信息的复杂性,越来越独立于人的干预,从而导致世界真实的缺席。而能够帮助我们分类、规划知识的AI助手,则进一步加剧了“我”的缺席。

就连所谓原始人的那些最微不足道的技术,也需要进行必须已经理解和学习了的极为复杂的手工和智力活动。每当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时,它们都要求智慧、主动和审美。 不是每棵树型至树上的每个部分都可以做成弓,而且树干的形状和每年每月砍伐的时间也不是没有区别。给木料粗加工、细加工、刨光,准备用于弓弦的绳子,捆扎并固定,所有这些动作都需以经验、感觉和判断为前提。 ……每个人与邻居成果的区别微乎其微,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无法发现。但操作的人能够识别这些差异,它们使作者理所当然地引以自豪。 《遥远的目光》,列维-斯特劳斯

即 “用树干打造一张弓”这个“工作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知识获取的过程”。如 挑树的种类、选砍伐时间,这些看似是“工作”内容以外的知识,却能保持“事物”作为研究和思考对象的本体地位。


制弓教学-麻绳如何缠绕手柄(来源网络)

然而,计算机办公软件乃至笔记工具,让人与知识进一步疏离,甚至把知识搞乱。制作弓箭时手眼身心的全情投入,与 在Notion里把文字复制粘贴然后打上“传统工艺”标签,手指滑动,内心毫无波澜——是绝然不同的。知识被抽象为文字、符号、标签和图表,失去与现实世界的直接联系。当我们研究的对象不过是真实知识的剪影,我们越发熟练的操作也变得十分荒谬。

存储:对知识的虚假占有

大量的知识,被规整地放在不同层级的文件夹里,可利用各种图表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甚至还有监测和导航重点信息的仪表盘。

问题是,汽车仪表盘反映的是汽车系统的工况,笔记工具的仪表盘指向的是我们的大脑吗?还是类似于图书馆或银行金库,我们只是管理员,而并非真正拥有这些知识和价值?

很多时候,收藏、整理知识的快感取代了知识运用的实感。

我们像一只只“数字仓鼠”,把200+网页囤到收藏夹里,却从没打开看过第二遍;整理了100+笔记,却写不出论文,甚至无法不依赖AI助手用几句话描述出笔记核心观点。然而,还幻觉式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为此感到满足。


“宫殿记忆法”练习示意图(来源网络)

Notion们对知识的模块化移动、分类与存放,在一定程度上,与古早的“宫殿记忆法”异曲同工,把零散的信息,存放到有序的空间位置。

但两者的本质差异是,“记忆宫殿”是我们大脑自带的“集成硬盘”,而Notion们则是“外接硬盘”,却骗我们它在对大脑升级。并且,当出现云存储故障或格式兼容问题时,这些知识会永久丢失。

梳理:自有逻辑体系被规训

根据海德格尔的“技术座架”理论,技术把世界从“自在的事物”变成“待取用的资源库”,好比 森林=可砍伐的木材资源,员工=可量化KPI的劳动力,所有事物都是技术流程play的一环。

Notion们作为现代技术系统的一部分,亦是用“高效”框架绑架了思考的“野性”。其模块化设计将知识切割为可量化的单元,而非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本身,又反过来潜移默化塑造了用户的知识管理方式。


Notion界面截图

与纸质笔记相比,在软件工具中我们入库、整理知识,必须遵从软件基本的结构框架(细分规则或逻辑可由用户自己定制,但无法脱离软件大框架或功能),而非纯粹自主的设计、规划逻辑体系。这导致,我们必须像把面团塞进月饼模具里一样,把我们的知识塞进笔记工具里,面团得够软,太硬的、格式不对的塞不进;多出来的,要么硬塞硬匹配,要么只能丢一边;模具看似挺多的,吉祥话、口味、动物、水果形状的都有,但我想要做个“五条人”的,没有。

此外,当前大部分笔记工具中的AI助手,正在通过算法逻辑重塑用户的知识组织方式,这让我们逐渐放弃对知识的主动分类和关联,转而依赖工具的“最佳实践”。这不是说AI不好,而是,它会悄悄替我们“做决定”。

而有时,像打造QQ空间或者Sim4游戏中的自家房屋一样,花2小时调Database的颜色、排版首页界面布局,并不属于知识“梳理”,更像是“装修”数字知识库。

当知识被作为收藏品欣赏,当知识库被修缮得井井有条、格调非凡,我们也许不再是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而是私人图书馆的管理员了。过于强调“表面秩序”容易让人陷入视觉化陷阱,这种本末倒置,反而让“掌握知识”低效甚至失效。

使用:人机关系异化

由于这些知识并非存于我们的脑中,当我们使用时,需要进行“取”这个动作,可以说是一种依赖了。重度依赖的话,甚至不亚于瘸子与拐棍的关系,这显然本不该是人与知识的关系。

而当我们在笔记工具中“取”某个具体信息时,除了根据对应文件库一层层查找,很多时候都会使用全局检索功能。

这当然足够高效,但不同于在纸质笔记本上或本地电脑,每翻找一次其实都在强固自己的记忆结构框架,过于便捷的“检索”穿透了所有框架,直抵目的地,不但让思维结构变得模糊,亦让知识变得孤立。

此外,频繁“查找-找到”形成的是浅表的熟悉感。过度使用外包的知识库会导致“记忆卸载”,我们可能会逐渐丧失对核心知识的主动记忆能力:

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最终沦为“检索分子”。

02 兼职图书管理员的生存指南

也许可考虑的调整——

认知: 弱化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形式主义”,拒绝过度美化笔记外观,勿沉溺于“数据可视化”幻觉。

知识库不是给外人看的,不用常常邀请朋友来做客,不必苛求完美把“房子”装修得很得体,把“知识们”摆放得很规整。重要的不是方便你下次找到它,而是别让它们结满赛博蜘蛛网。需要把“整理笔记”的满足感,转变成“用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的兴奋感。

行为: 手写优先

脑洞阶段,可以尝试手写,让思维野蛮生长。

不用追求工整,哪怕是看不出逻辑的思维导图,也搭建了独属于自己的逻辑结构框架。我写这篇文章时,用草稿本梳理了三次“隐患”Part,虽然画得很乱,字也烂得一批,但还是比在Notion里拖卡片快多了,而且可以保证思路不停顿,创作的“劲”不会被工具打断。

当然,如果能做到偶尔完全不用工具,靠大脑短跑一次,或者有意识训练记忆,会更好。


钱钟书手稿(来源网络)

验证: 回归现实环境

知识必须“走出库房”,在真实场景中使用知识,而不能仅数字囤积。

获取知识后,尽量能用它和朋友探讨、争论,努力让知识至少“活”过一次。即便我们无法亲自过去坦桑尼亚大草原实地考察,也至少可以给身边的朋友讲一讲《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读后感~

我个人没有完全抵制使用笔记工具的意思,毕竟写这篇文章时,我也是不能免俗地还在开着它们。在工具化时代,我们不能也无法完全否定工具,但不得不提醒自己,需要始终捍卫人的主体性。

即便难以避免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也尽可能只做个兼职的吧哈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刚刚通报:王卫明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上海刚刚通报:王卫明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2 18:31:05
开车时嘴里叼牙线棒被处罚 宜兴交管部门:原认定确有不当,已依法撤销

开车时嘴里叼牙线棒被处罚 宜兴交管部门:原认定确有不当,已依法撤销

环球网资讯
2025-11-12 22:47:15
张颂文等人在韶关街头救人续:当地称正开展见义勇为评定调查

张颂文等人在韶关街头救人续:当地称正开展见义勇为评定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5:54:51
突然爆雷!总部解散!曾在全国有300家门店

突然爆雷!总部解散!曾在全国有300家门店

深圳晚报
2025-11-12 10:32:41
段永平最新深度访谈:“稀里糊涂 6 个月赚了 20 倍”

段永平最新深度访谈:“稀里糊涂 6 个月赚了 20 倍”

互联网早读课
2025-11-12 08:10:28
停火协议生效后,190名哈马斯分子“琥珀”成型全记录

停火协议生效后,190名哈马斯分子“琥珀”成型全记录

李未熟擒话2
2025-11-12 10:53:32
重庆女检察官与富翁通奸丑闻

重庆女检察官与富翁通奸丑闻

宾语观世
2025-11-12 14:30:29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扬子晚报
2025-11-12 19:59:31
突发!贾跃亭正式向雷军宣战了!

突发!贾跃亭正式向雷军宣战了!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12 11:39:35
190名哈马斯被做成了“琥珀”

190名哈马斯被做成了“琥珀”

难得君
2025-11-12 17:34:23
“续面事件”面馆老板被起诉,消费者称法院已立案!要求道歉

“续面事件”面馆老板被起诉,消费者称法院已立案!要求道歉

大风新闻
2025-11-12 16:34:05
京东“凛冬将至”!大摩下调评级,称京东是未来12个月最差电商股

京东“凛冬将至”!大摩下调评级,称京东是未来12个月最差电商股

爆角追踪
2025-11-12 16:52:17
持续发酵!殴打93岁母亲的逆子个人信息曝光,全网要求严惩

持续发酵!殴打93岁母亲的逆子个人信息曝光,全网要求严惩

鋭娱之乐
2025-11-12 14:12:43
周琦全运总结:4届3金1铜首次丢冠 无缘率四川夺金仍获600万

周琦全运总结:4届3金1铜首次丢冠 无缘率四川夺金仍获600万

醉卧浮生
2025-11-12 17:44:28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中工网
2025-11-12 09:00:01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2 15:39:13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江苏男子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央媒紧急介入,年龄信息曝光

江苏男子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央媒紧急介入,年龄信息曝光

180视角
2025-11-12 13:44:25
第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主持周冬雨开场,网友:内娱影坛要完

第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主持周冬雨开场,网友:内娱影坛要完

八卦南风
2025-11-12 16:29:56
血战波城,俄乌全力以赴打败对方

血战波城,俄乌全力以赴打败对方

史政先锋
2025-11-12 14:52:54
2025-11-13 00:27:00
钛媒体APP incentive-icons
钛媒体APP
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126166文章数 8613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