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摸到HyperOS,都会有种奇妙的熟悉感——像回到多年前刚用上MIUI 6的那一刻,只不过如今屏幕更亮、动画更顺滑、设备不止是手机,还有平板、手表甚至车载系统。你会感觉,这套系统好像一直在暗中延续着某种脉络,从2014那时的小米,到2025这年的全场景生态,变化巨大,但骨子里没变。
![]()
其实要说HyperOS的风格,并不是突然拍脑袋出来的。早在MIUI 6时代,小米就彻底抛掉了那些多余的阴影、质感和渐变,追求一个干净、利落的界面——那个时候主打的是Android 5.0 Lollipop的Material Design。硬件也因这种简洁而更轻松,比如当年的Mi 4,GPU表现都因此有提升。现在换成与原研设计师原研哉(Kenya Hara)合作的所谓“Alive Design”,画面变成了有实时光影、多层触控反馈和自然色调的动态效果,但你仔细看看,那个“极简做事”的理念,一点没丢。
在操作体验上,也能看到这条时间线在延伸。统一通知面板是MIUI 6的一大标志,后来MIUI 12因为九成用户更喜欢“通知”和“控制中心”分开才改了布局。但到了HyperOS,小米又让你可以在设置里切回老式统一面板——路径是“设置→通知与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样式”。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你懂的”兼顾,既满足惯性使用习惯,也留着新潮玩法。
隐私和安全功能算是传下来的另一块核心。那时的MIUI 6就给了完整的应用权限管理、防病毒和应用锁,在安卓定制系统里算先行者。再到HyperOS,这些功能都有升级:应用锁能用指纹或脸解锁,安全扫描用上了AVL检测引擎,遇到恶意软件提前拦截;再加上新的“隐私仪表盘”,能在24小时内告诉你哪些数据被谁动过。这些跟MIUI 6的权限管理器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更细致了。
如果翻一下历史,就知道小米为什么对这些东西那么重视。2014年MIUI 6发布时,用户已经破7000万,活跃度超过苹果和其他安卓厂商,还占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名,全球进到近20个国家。红米手机2凭借这套系统,坐拥1.7亿用户基础,为小米早期拓市场打了底。
走到今天,HyperOS在传承之外还有明显的野心。小米想靠它去冲全球18.5%的系统市占率,配合2.8亿台设备出货量,不只覆盖家用IoT,还要上车、进穿戴设备,把“人车家”协同打通。而对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手机、IoT、车的销售可以互相拉动,预估2025硬件营收能涨15%,软件增值也能成为新生意,话语权往高端市场再提一档。
对用户而言,除了旧功能沿用,HyperOS一点不摆烂。像应用启动延迟减少了21%,游戏的帧功耗降了9%,跨设备协同体验更丝滑。有些机型甚至能延长更新支持到2029年,这对很多不爱频繁换机的人来说是福利。再加上夯实隐私安全和AI工具的升级,不仅方便还更安心。
这么一看,这套系统并不是简单的MIUI换皮,而是十年一步步进化出来的结果。只是,当你点亮它那一瞬间,好像又回到了第一次刷MIUI时的那个晚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