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科技主权竞争。在这场决定美国与中国谁能主宰AI领域的竞争中,美国在资金与芯片方面,遥遥领先中国;然而,美国科技巨头透露,美国要在AI领域战胜中国,必须补足最大的命门---电力供应。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的《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Energy and AI)指出,一座100 MW规模的AI专用资料中心,其电力消耗约相当于10万户家庭用电量,对电力的需求非常可观。国际能源总署并预测,到2030年,全球AI专用资料中心的耗电量甚至相当于日本一个国家的数量级。
至于对个别的科技巨头来说,微软CEO纳德拉最近在与OpenAI执行长阿特曼的podcast节目中坦言:“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再是运算资源过剩,而是电力,以及能否尽快地在有电力的地方完成设施建设。”
他补充说:“如果做不到这点,我们可能会有一堆芯片躺在仓库里却插不上电。”
正如1990年代的网络基础设施狂潮,如今科技巨头们正投入前所未有的资金,打造支撑人工智能革命的“硅基骨干”。
Google、微软、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与Meta(脸书)动用其庞大现金储备,预计在2025年投入约4000亿美元建设资金,2026年支出将更高。
这笔巨资已帮助业界缓解最初的瓶颈——取得数百万颗支撑运算能力所需的芯片。这些企业也加速自制处理器的研发,以追赶全球领先的英伟达。
在美国建造一座大型资料中心平均需要两年时间,但兴建新的高压电力线路则需5到10年。
硅谷所谓的“超大规模运算业者”(hyperscalers)早已预见这道“能源高牆”。
早在1年前,美国维吉尼亚州主要电力供应商道明尼能源公司(Dominion Energy)就接到高达40吉瓦(GW)的资料中心订单,这相当于40座核电厂的发电量。
该公司近期宣布,其在维吉尼亚州需部署的电力容量已增至47吉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