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2025年,AI早已如水电般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实践。它不再是被简单使用的问答工具,人们用它获取生活建议、学习娱乐、搭建工作流程。AI正在构建认知和信息交互的新范式。
11月13日,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AI在北京召开。大会现场,百度发布了一系列AI应用、大模型、智能云、无人驾驶等业务的最新进展,展现了百度众多AI应用领先的创新能力及产业应用。在持续推进技术落地的同时,百度也在进一步探索技术赋能生活的新场景。“智能涌现”的关键成效,已直接体现在亿万普通用户日常生活、工作模式的悄然重塑中。
01、从“问答”到“解决”,AI重塑普通人日常
最近一段时间,电商从业者李明计划创建一个功能完善的闲置服装交易平台,需求包括商品展示、AI试衣、下单支付,以及商家与用户双端后台管理。但如果按照传统开发方式,不光成本高,开发周期也会被拉得很长。
李明使用了百度“秒哒”2.0。他直接在界面中用“大白话”描述了需求,一键提交后,“秒哒”的产品经理智能体即刻分析需求,生成了专业的产品设计文档,清晰涵盖所有李明提出的功能点。程序员智能体随后根据产品设计文档协作编写代码,过程中,系统自动识别到AI试衣需求,集成了图像生成插件;针对支付需求,集成了微信支付插件。整个过程耗时仅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上述所有流程操作。
“这才叫真正的提效!”李明感慨,“以前需要复杂技术团队和巨额成本才能做的事,现在用‘秒哒’一下就能搞定。感觉每个普通电商人,现在都可以有做出‘大厂级’应用的能力”。
百度的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发布以来,已经升级至2.0版本,累计生成了40多万个应用,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应用落地,这些应用已经累计服务了超过千万的用户,覆盖了教育、办公、电商等众多领域。这只是智能涌现下,AI改变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一个缩影。
从整个行业的情况来看,自2022年底ChatGPT引发全球关注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AI大模型竞争已逐渐转向务实的“效率提升”。人与AI的关系也正在被重新定义,AI所扮演的角色也开始从一个“博学的问答者”,向能解决问题的“行动派”悄然转变。
百度AI搜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它的首条结果富媒体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0%,这意味着,用户每搜索10个问题,有7个搜索结果都不是一条条的文字链接,而是一个图片、一个视频、一个直播,甚至是一个数字人这样的“富媒体”。这样的展现形态,能精准地满足用户复杂的搜索需求,让搜索体验更好。
数字人也在为广大电商从业者打开全新商业模式的大门。在“交个朋友”的直播间里,罗永浩和朱萧木的数字人在和用户互动、带货。百度发布的慧播星实时互动型数字人,不仅能迅速接收信息,还能以全模态反馈的响应速度,像真人一样展现出细腻鲜活的交互能力。在今年“双11”期间,慧播星数字人带货GMV同比提升91%,开播直播间数同比增长119%,83%的开播主播使用过数字人。
此外, 在百度世界大会现场还发布了首个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的3.0版本,其拥有强大的全局记忆能力,可以记住用户过往沟通信息、使用资料,并在有需要时自主调用。
百度AI产品经理黄梦媛说,她近期就在通过使用GenFlow 3.0高效处理日常工作和学习。每周三早晨,GenFlow 3.0系统自动从十余个站点抓取行业资料存入网盘,省去她手动搜集的时间;办公时,她可以将数据分析、文档撰写、PPT制作任务同时交给GenFlow;当她突发创意想改造宠物照片时,GenFlow也能将她的猫咪照片转为机车骑士风格,输出带剧情和配音的短视频。
最关键的是,以上这些所有任务,都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数据、文档到创意内容实现无缝流转。
一个普通人的出行方式,也在AI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改变。“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平台,给城市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最新数据显示,萝卜快跑每周全无人订单数已超25万,全球出行服务次数已超过1700万,服务覆盖全球22座城市。在用户最注重的安全性方面,数据显示,萝卜快跑全无人驾驶平均行驶1014万公里才会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
AI推动了生产力的革新,不仅仅是人们一个简单处理信息、“问问题”的工具,而是成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伙伴,进行流程自动化、操作软件、处理复杂工单等多系统任务,提高了无数普通人工作的效率,成为他们身边的“全能搭子”。
从职场提效到创意落地,从学术研究到商业创新,AI的触角正延伸至全场景,并潜移默化地重塑了很多人信息交互的习惯。
02、赋能情感价值,AI变身“灵魂搭子”
当普通的用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AI工具时,还有很多深层次的生活模式正在改变。
和AI协作,不仅解决了很多人提升工作效率这个理性的需求,也可以寻求到情感的陪伴。需要陪伴、缓解社交压力,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口,而AI却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随时可用、不评判、安全的“灵魂搭子”。
当一位年轻的妈妈在辅导孩子数学作业时体会到挫折感时,她可以通过百度AI搜索输入辅导孩子相关的问题,AI给到的搜索结果除了清晰地解答具体问题,也附加了简短而温暖的鼓励,“随时问我,辅导可以轻松点”。
在这背后是百度AI搜索进行自我重构的结果。今年7月,百度搜索完成了十年来最大改版,通过用AI重构搜索结果页,用户的提问方式表达能更加地自由,系统不仅能精准地理解和陪伴用户,还能推测出用户的下一步意图,解决各种跨领域问题。
比如,在百度AI搜索上,系统曾识别到了用户有肠胃疾病史,同时近期搜索了大量关于饲养橘猫和探索AI工具的信息。据此,百度AI主动为用户生成了结合其健康状况的“胖橘食谱定制方案”,并推荐了“橘猫主题减压播客”,既满足了健康管理和养宠需求,也提供了潜在的情绪舒缓资源。
在百度世界大会的展区里,展现了更多正在被AI改变的生活场景,技术也变得更有“温度”。基于文心大模型,AI让领养猫狗不再“开盲盒”,通过动物语言转换专利、动物识别模型等技术,可以识别动物的需求、健康状况等,帮助领养者了解它们的真实状况;AI助老智能体是老年人的信息检索助手、反诈助手,也是情感陪伴助手。
AI的发展除了让每个人生活更便利外,也进一步惠及和关怀到了少数群体的需求,让更多人感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更多可能和便利。比如,萝卜快跑也帮助了视障群体、女性群体出行,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一名视障学生,会叫一辆萝卜快跑,实现自己出门转转——他在萝卜快跑App上申请了无障碍认证,平台会指派六代车来接送,车门打开有提示音,全程都能语音操作。
与此同时,百度也在用AI陪伴留守儿童,守护成长。抖音知识博主“光头强老师”受到中央民族大学研支团邀请,到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四中为孩子们上物理课。在听到孩子们讨论火箭发射后,他用百度文库、GenFlow生成了PPT、动画等内容,给孩子们看了一场特殊的“火箭发射仪式”。
AI从“生产力工具”向“生活伴侣”的角色跃迁,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技术、市场和人性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03、AI能力“内化”需求的驱动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AI的背后,是智能涌现带来无限可能的事实。
当AI渗透率越来越高,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尝鲜式的使用,而是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应用,“如何使用AI”的需求开始转变为“如何与AI共生”。为此,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了“AI内化能力”。
李彦宏认为,“只有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推动经济增长,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
这样的内化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源于AI模型能力的持续“溢出”与云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如今,各类AI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渗透入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覆盖办公文档、城市交通、诊疗辅助等方方面面。
这些惊人的技术突破,离不开百度在模型层、框架层以及AI云基础设施等全栈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突破。正是这些底层能力的“溢出”效应,使得AI能够真正如同“水电煤”一般,变得无处不达、无所不能。
百度世界大会上,基于其全栈布局的AI基础设施和持续开放的生态策略,百度正式对外发布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大模型5.0,该模型参数量达2.4万亿,采用原生全模态统一建模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
![]()
李彦宏在大会上表示,大模型技术在快速迭代,其智能水平不断突破极限,模型思考时间变长,原生全模态统一,将自我学习和迭代,具备创新能力。“智能本身是最大的应用,而技术迭代速度是唯一护城河。百度会持续投入、研发更前沿的模型,推高智能天花板。”
伴随着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AI发展已进入“能力落地”的深水区,百度也在着力帮助用户构建更友好的内化通道。像“秒哒”就能让每个人都具备程序员的能力,帮助用户一句话生成网站、电商平台、小程序等。
这种AI内化能力,正在让人机协同成为新生产力范式。AI技术的持续突破,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便捷和可能性。人们思考的,将不再是“怎么用这个工具”,而是“如何与AI最佳配合,共同完成更大的目标”。
不久的未来,AI掀起的生产力革命下,AI将不再是个体外部的、可选的工具,而是将成为需要主动学习、深度融合的“合作伙伴”。人与AI的关系,将决定我们在新时代能到达的发展高度。
(作者 | 豆蔻,编辑 | 阳一,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