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叔,今年54岁,过去一向精神矍铄,邻里间都夸“老林背着书包还能上班,状态好得很”。
可最近几个月,林叔却渐渐变得沉默了。一到晚上难以入睡,早晨醒来总觉得没力气,家里人还发现他脾气变得暴躁,有时候常常唉声叹气。
难受归难受,他始终觉得这些话说不出口:难道,是不是自己早衰了,或者身体出问题了?直到陪妻子体检时,才鼓起勇气向医生“吐槽”了这些困扰。
![]()
让林叔意外的是,医生听后却轻松一笑:“其实这些表现,很多男性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有,这叫做‘男性更年期’。”
听到“更年期”,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女性“独享”的烦恼,而实际上,男性也有自己的‘更年期’,而且相比女性,更年期的“难言之隐”往往更隐蔽,常常被误解、忽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研究显示:我国4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15%-20%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因羞于开口,错过了自我调适的最佳时机。那么,男性更年期究竟有哪些“难言之隐”?这些问题能不能自行缓解?又该如何科学面对?
不少人误以为男人年过五十以后就“一路下坡”,其实不然,医生表示,所谓男性更年期,学名叫“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这是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睾酮等激素水平慢慢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身心变化的过程。并非疾病,更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2021年《中华男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男性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高达19.2%,但主动就医者不足30%。
原因很简单,很多表现都属于“隐私”范畴,男人自尊心作祟,不好意思说,甚至连家人也不容易察觉。但这种回避心态,其实只会让担忧变得更深。
男性更年期的表现,多半是“隐形信号”,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常见困扰:
精力变差、易疲劳。
不少男士反映,到了五十开外,哪怕只是普通工作也觉得力不从心,一天到晚脑袋昏沉,仿佛好几晚没睡好。数据显示,超六成男性更年期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精神萎靡、身体乏力的体验。
![]()
性欲减退,伴随勃起功能减弱。
这个话题最敏感,也是最让人有压力的一项。有调查显示,在45-60岁男性中,有38%曾感受到性欲指数明显下滑,80%的人选择沉默不说。医生指出,这与雄激素下降有关,属于正??⑾只?,绝大部分不影响日常健康。
情绪波动更大,易怒或抑郁。
更年期的男性可能会突然变得小心眼,易怒,甚至为一点小事闷闷不乐。哈佛大学一项历时10年的大规模纵向研究发现,男性更年期情绪波动发生率高达23.7%,而多伴随睡眠障碍。
![]()
还有,不少人还出现了睡眠质量变差、心慌胸闷甚至盗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例如夜间易醒、多梦,凌晨四五点就起床后再难入眠。专家认为,这是激素调整影响到大脑神经调控功能引起。大约每5位更年期男性中就有1位会遇到类似问题。
冲破心理障碍,正视身体变化,是此阶段最重要一步。“别把这些难言之隐当作秘密藏着掖着”,医生提醒,“及早科学应对,有机会大幅减轻症状,让生活回归如常。”
想要状态“逆龄”,可以抓好三方面:
养成规律作息,优质睡眠。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睡觉,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或简单阅读放松。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数据显示,坚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3个月后超过60%的男性焦虑及疲劳症状明显减轻。
适量科学运动。
每周4次、每次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例如快走、游泳、骑行等,能有效提升雄激素分泌,改善情绪波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报告称,运动能让睾酮水平上升约12.7%,减少更年期不适。
![]()
合理膳食、补充优质蛋白。
保留牛奶、鸡蛋、瘦肉、坚果等在日常餐单,并适当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有助于稳定激素供应和情绪。中国营养学会权威指南建议,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0-1.2克。
![]()
同时,要学会与家人沟通,必要时可请专业医师评估,部分症状较严重时,还能在医生指导下降压或补充少量雄激素。切忌盲目食用保健品或“壮阳”类药物,以免适得其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