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韩国结婚准备的第一关“妆造摄影”费用暴涨,婚纱消费开始进入海淘和二手交易时代。随着结婚成本飙升,“婚礼通胀”一词逐渐流行,MZ世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生人)顺势掀起一股“性价比婚礼潮”。
流通行业近日消息显示,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上的韩国今年二三季度婚纱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头纱、披肩、花束等婚礼配饰在第三季度的交易规模也较前一季度暴增40%以上。
目前,全球速卖通上登记的婚纱款式超过3000种,最低价格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0元)起,畅销价位在6万至8万韩元区间。留下售后评价的用户中,有不少表示“性价比高”“实物比照片好”。
韩国国内二手交易市场同样火热。在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上,“婚纱”关键词的搜索次数在去年较2023年增长15.8%,今年又较去年增加23.8%。除了婚纱以外,发箍、皇冠、头纱等婚礼饰品的交易也十分活跃。实际交易中,“1万韩元婚纱”“免费借出分享”等实用帖文多达数百条。
在MZ世代准新人之间,婚礼准备的核心价值已经完全转向“性价比”。与其高价租借婚纱,不如在网上低价购买,用于拍摄或婚礼当天穿一次后,再通过二手平台转卖,以此节省成本。
消费趋势专家指出,现在的MZ世代追求的是“有限预算内的最大满足”,结婚也不例外。婚礼不再是人生中的一场奢华盛典,而是符合个人价值观的理性消费体验。他还分析称,所谓“婚礼通胀”不仅是物价上涨,更是在质疑传统婚庆产业的惯例,年轻一代试图摆脱高成本打包式结构,开始自主选择。
过去,婚纱是婚礼的象征,也是“家族体面”的象征;现在,婚纱成为展现个性与品味的表达工具。随着“自助婚礼”“迷你婚礼”“小型婚礼”等强调意义胜于规模的婚礼形式兴起,婚纱的“低价·海淘·二手”也逐渐成为自然选择。
婚庆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婚纱已经不再是炫耀的工具,而是个人选择的象征;婚礼也从“取悦他人的活动”转变为“表达自我的舞台”。他补充道,经济现实正在让婚礼文化变得更加务实,未来婚庆产业结构可能会全面转向效率导向。
像全球速卖通、胡萝卜市场之类的在线平台,正在降低婚庆产业的门槛,引领“婚礼自主化”。过去由婚礼大厅、婚纱店、影楼主导的“打包市场”格局,现在逐渐由个人自由设计的婚礼模式所取代。
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婚纱,并不仅是为了省钱。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自主挑选、转卖、分享体验的时代,社交媒体上“婚纱海淘分享”“自助婚礼Vlog”等内容屡见不鲜。专家认为,这就是全球电商动摇传统婚庆产业的典型案例。
此外,二手交易的活跃也是“循环消费”的体现,婚礼这种一次性活动因此转变成为可持续消费。业内普遍认为,“婚礼通胀”并非短暂的流行,而是结构的变化。婚纱价格飙升的背后,不仅是材料成本上升,还包括人工费、服务费、场地费的全面上涨。人们正在其中试图寻找新的平衡点。
业内人士指出,婚礼费用上涨是整体服务价格同步上升造成的结构现象,消费者寻找替代方案是市场的自然反应。现在海淘与二手平台的普及打破传统束缚,婚礼也从奢华表演转向理性选择,“婚礼通胀”正在折射新一代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的变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