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一架从阿塞拜疆甘贾飞往格鲁吉亚的土耳其C-130,在卡赫季州山丘上空直接解体,20名土军人员全数罹难。别再刷“机械故障”老剧本,黑匣子没开口前,任何说辞都像在替谁洗地。
现场视频显示机身断成三截,碎片呈扇形抛洒,这种散布形态高度疑似空中爆炸。格鲁吉亚村民说听见二次巨响,间隔不到两秒;若只是发动机失火,不会给地面留下两团火球。土军方第一时间用“天气突变”回应,可当天Sighnagi能见度10公里、阵风仅3级,气象站数据啪啪打脸。
![]()
更蹊跷的是飞行计划——飞机没选最短直线,而是绕到靠近俄“南奥塞梯”防空识别区的走廊,高度保持在八千英尺,恰好在单兵地空导弹射程内。去年同一航线,一架阿塞拜疆货机曾被雷达锁定,事后俄国防部轻描淡写“演练误照”。如今又是敏感空域,又是机体空中解体,土官方却急着把“外部袭击”标签按进水里,节奏太熟。
![]()
埃尔多安下令“内外联合调查”,可名单里偏偏没有洛克希德·马丁,美方技术员只肯“远程答疑”。C-130机队平均机龄38年,土空军却刚给这批飞机做过延寿,合同金额2.3亿美元,出事就甩锅“金属疲劳”,那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谁负责?
![]()
北约新掌门吕特两分钟发推文哀悼,一句“等待真相”轻飘飘。集体防御第五条写得明明白白,成员国军机若遭攻击等同宣战,可谁敢对核大国触发这条?于是所有人默契地等黑匣子“自我消化”,再等舆论自然降温。
![]()
评论区一片蜡烛表情,可真正该追问的是:谁决定让20名士兵飞进潜在杀伤区?如果最后报告仍写“技术故障”,下次掉下来的会不会就是满载旅客的A320?
![]()
网友跟帖:20条人命成了外交缓冲垫,真惨。 “天气说”最侮辱人,那天我朋友在第比利斯跳伞,风小得连烟都不散。 别猜导弹了,就算有,也是“查无实据”四字收场,老操作。 土军老旧飞机早该退役,拿士兵命续命,心疼飞行员。 坐等一年后有人泄密,现在都是演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