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运城德孝苑养老院发起的"时光记忆角"老物件征集活动,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11月初的一个午后,家住盐湖国际机场附近的靳女士,手提一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搪瓷缸踏入养老院,将这件镌刻着家族温情的"时光信物"郑重交到院长马海菊手中,并附上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这只直径约20厘米的搪瓷缸,盖沿布满磕碰痕迹,缸底内外均有掉瓷,外壁和盖子上绘着异域风情的花车图案和扫帚、雨靴、洒水壶、小鸟、蝴蝶、邮票、邮戳等元素。尽管外观陈旧,却被靳女士全家视为珍宝——这是奶奶生前用来装包子的“专属容器”。“奶奶总说‘这个缸子好,包子放在里面,才有魂’。”靳女士在捐赠故事中写道。记忆里,奶奶蒸好包子后,会仔细码入缸中,再盖上绣着兰花的布兜,“这样包子不会凉,也不会干”。
靳女士曾为奶奶更换过保温饭盒、竹制蒸笼,但老人始终坚持使用这只搪瓷缸。直到自己成家后,靳女士才渐渐理解其中的深意:当她模仿奶奶的动作,将热气腾腾的包子码进缸子,盖上绣花布兜时,蒸汽氤氲间,仿佛看见老人站在老屋灶台前的身影。“原来缸子装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份传承三代的爱。”她在故事中感慨。
![]()
德孝苑院长马海菊满含深情地介绍道,这些历经多方征集而来的老物件,绝非只是简单的物品。它们恰似一把把充满魔力的钥匙,能悄然开启时光之门,引领着长者们穿越层层叠叠的岁月迷雾,去重温往昔岁月中那些璀璨夺目的美好瞬间;它们更如一份份饱含温情的珍贵礼物,携着温暖的力量,温柔地抚慰着长者们的心灵,让他们在触摸、凝视这些熟悉物件之际,真切地体悟到被尊重、被关爱的幸福况味。
马海菊还感慨地说:“靳女士的故事,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器物一旦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便会跨越时间的藩篱,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
目前,这只搪瓷缸已被摆放在“时光记忆角”最显眼的位置,一位老人摸着缸身掉瓷处感叹:“我年轻时也有个这样的缸子,跟着我走南闯北。”一个义工则拍照发朋友圈:“原来‘有魂的包子’藏着这样的温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只掉瓷的搪瓷缸恰似时光的琥珀,封存着蒸腾的热气与绵长的牵挂。德孝苑的这场征集活动,不仅让老物件重获新生,更提醒我们:真正的“传承”,不在器物本身,而在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愈发温润的情感联结。正如靳女士在故事结尾所写:“当蒸汽模糊双眼时,我终于读懂了奶奶的坚持——有些爱,从来不需要新容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