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作为人人惧怕的疾病,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因此预防发生尤为关键,尤其是在55岁后更要重视。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坏习惯,会悄悄损害大脑健康,增加患病风险,需尽早改正。
这4个坏习惯,会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早改早健康。
1.长期熬夜
![]()
很多人55岁后因睡眠质量下降,逐渐养成熬夜的习惯,要么凌晨才能入睡,要么频繁夜醒。但睡眠并非单纯的 “休息”,对大脑而言,夜间深度睡眠时会启动胶质淋巴系统这一被称为大脑“清洁队”的机制,能高效清除大脑中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有害物质。长期熬夜会直接破坏这一机制,导致有害物质在大脑中堆积,加速神经元损伤。
2.晨起抽烟
晨起空腹时血液黏稠度高,尼古丁会迅速收缩脑血管,导致脑部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出现局部供血不足。大脑神经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极高,长期供血不足会导致神经细胞因缺氧而逐渐坏死,尤其负责记忆、认知功能的海马体区域,一旦受损,会直接影响记忆力,加速认知衰退,这正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典型表现;同时,吸烟会降低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水平,而乙酰胆碱缺乏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核心病理特征之一。研究显示,长期晨起抽烟的人,55岁后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3倍。
3.不吃早餐
![]()
很多人因赶时间或减肥不吃早餐,却不知这一习惯会通过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足双重作用伤害大脑,成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隐形推手。在经过一夜空腹,晨起血糖本就偏低,不吃早餐会使血糖持续处于低水平,大脑因能量不足无法正常工作,长期如此会导致神经细胞能量供应短缺,影响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而午餐时因过度饥饿暴饮暴食,又会导致血糖骤升,反复波动的血糖会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脑部血液供应,加速大脑退化。
研究显示,长期不吃早餐的人,中年时期认知功能评分比规律吃早餐者低15%,老年后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高2倍。
4.久坐不动
![]()
部分中老年人退休后活动量骤减,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坐着看电视、玩手机,形成“久坐习惯”。久坐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变慢,大脑的血液供应量随之减少,大脑每分每秒都需要充足的血液来获取氧气和营养,血液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导致大脑反应变慢、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如此,大脑会因“营养匮乏”加速老化,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
阿尔兹海默症的预防是一个长期过程,55岁正是关键节点。改正上述4个坏习惯,并非单纯“克制”,而是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替代,规律的睡眠、均衡的饮食、活跃的社交、适度的运动,这些习惯会像“保护伞”一样,守护大脑健康,降低患病风险。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现在开始调整,就是对未来健康最好的投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木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