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那位顶尖统计学家刘军从美国回来了,全职加入清华大学。不少美国人一看这消息,立马直呼这跟当年钱学森被赶回去的剧情一模一样,感觉历史要重演了。钱学森那时候是搞火箭的,回去后帮中国奠定了航天基础。现在刘军是统计学大牛,专攻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这下美国人担心自家科技优势要被追上了。
![]()
那么为什么突然回国呢?据可靠消息,今年8月30日,清华大学办了个欢迎仪式,刘军正式上岗,当了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的创始主任,还挂了兴华卓越讲席教授的头衔。他自己说,这决定是因为热爱教育和科研,加上对祖国的感情。其实他跟清华渊源深,早从2005年起就当访问教授,2015年帮着建统计学中心,今年7月10日那个系刚成立,他就负责筹建。
表面上看,这是职业变动,但背景里有美国政策的影响。特朗普上台后,针对中国学者的限制越来越多,科研资金冻结,签证卡壳,哈佛这样的机构项目都受波及。不少报道提到,美国政府削减对大学的资助,导致重量级研究停摆,这成了压垮一些科学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军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去几年,类似的事儿层出不穷,比如张益唐从加州大学跳到中山大学,胡业从美国回来当清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还有Intel的芯片架构师苏菲,也回清华当特聘教授。
![]()
而美国人反应可激烈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直接比作钱学森事件,说美国又在自毁长城。当年钱学森是加州理工的火箭专家,1950年代麦卡锡主义横行,他被指控有共产主义背景,护照没收,软禁了好几年。1955年中美谈判才放人,他回去后成了中国导弹之父。现在刘军这事儿,让人联想到类似脑力外流。
![]()
网友们吐槽,美国人工智能论文作者里,中文名字占大头,现在政策一紧,人才全跑了。一条帖子说:“每天看AI论文,前三位作者至少一个中国人,有时候全是中国人。”另一条哀叹:“美国最好的人才不是本地生的,这块土地在赶走聪明人。”还有人拉到历史,说这跟1930年代德国纳粹时期似的,聪明人先跑路,国家科技就衰了。特朗普的政策被批得体无完肤,冻结资金、排外情绪、白人民族主义,都成靶子。网友觉得,这不是帮中国强大,而是美国自己在作死。
而且表面是个人选择,深层是中美科技竞争。美国靠吸引全球人才称霸,华裔贡献巨大。但近年反华浪潮高涨,FBI查间谍,国会黑名单上千中国实体,5G专利中国占42%,美国慌了。结果政策一收紧,人才倒流。
![]()
中国这边,科研环境改善,资金充足,清华大学这样的地方建新系,吸引大牛。过去十年,中国从脑力外流转为国内培养,顶尖毕业生92%留国。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从40万降到20万以下,反过来外国学生来中国52万。人民币跨境支付超美元,Beidou卫星覆盖200国。华为的麒麟芯片不用荷兰设备就造出来。这趋势下,刘军回国不是孤例,是大潮的一部分。
想想那些在美国奋斗的华裔,辛辛苦苦搞研究,结果政策一变,成了嫌疑犯。网友吐槽:“政客们天天骂中国人,媒体煽风点火,谁还想留?”另一边,中国欢迎人才,机场海关亲自接,大学规划周到。张益唐回忆,飞机出美国领空才公布任命,落地广州海关上机迎接。胡业放弃百万美元资助,回清华建院。苏菲20年Intel经验,回国教书。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才流动跟环境挂钩。美国如果继续排外,更多人会打包走人。
长远看,美国可能因此落后,大学声誉往下掉,科研中心移位。中国崛起快,合作机会多。但也提醒,学术该开放,别让政治搅局。钱学森时代,美国丢了航天带头人,现在刘军走了,统计和数据科学领域中国来补位。
![]()
总之,刘军回国是信号,历史见证中,科技格局在改变,但只有开放尊重人才的国家才能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