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安徽省在低空经济领域成果显著,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牵头,通过构建“空域-设施-服务-应用”四维体系,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域方面,安徽以需求为导向,每年发布低空试点空域划设方案,2022年以来累计发布84个空域、70条航线;2025年获批30个年度空域、27条年度航线,新增120个临时空域、113条临时航线,有效满足飞行需求。
设施上,目前安徽先后运营7个通用机场,2个待投用、2个在建,130余个临时起降点覆盖全省,且将无人机等起降设施纳入城市交通规划;ADS-B及VHF站点补盲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建成19套ADS-B地面基站、13个VHF通信台,基本实现全省500米以上空域监视全覆盖,可服务约60%省域低空飞行地空通信。
服务端,安徽搭建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与无人机管理服务平台,统一管理有人机、无人机关键数据;同时将低空飞行服务上线“皖事通”,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应用领域,安徽拓展多类特色场景:交通系统打造“低空+智慧交通”执法样板,开通7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合肥常态化运行98条物流航线,发展“低空+医疗物资”“低空+及时配送”等场景;黄山探索“低空+乡村振兴”,用无人机运输物资、清运垃圾,破解传统运输瓶颈。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安徽通航飞行1.04万小时(同比增39%),无人机飞行约296万小时(同比增44%)。(胡雨松、顾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