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山西的张大爷在一次普通感冒后,咳嗽时发现了带血的痰。这个细节让家人顿时警觉,立即带他前往当地医院检查。CT检查后,医生初步判断是"肺里有'血水'"。在进行了支气管镜灌洗,抽出约10毫升血水后,由于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家人暂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年关刚过,张大爷右肋弓下方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坐卧难安的程度。儿子不敢耽误,立即开车带父亲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一轮的CT检查后,医生给出了"肺脓肿"的诊断。这个结果让父子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甚至没有取走检查报告就返回了山西老家。按照医嘱服用了一大堆消炎药,花费了一千多元,但疼痛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
两个月后,疼痛已经发展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俺爸当时疼得满头大汗!"家人赶紧将张大爷送到晋城市人民医院。CT检查提示:右肺肿块并骨转移、双肺转移。
2025年5月16日的肺部穿刺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肺鳞状细胞癌。随后的PET-CT检查进一步确认:右肺下叶外基地段胸膜下实性肿块,约5.3*3.8cm,符合肺癌表现,并侵及右侧第9、10后肋;右肺上叶尖段胸膜下实性结节,约1.3*1.0cm,考虑转移或原发性恶性肿瘤。医生坦诚告知:"这种情况是晚期了!"
![]()
三次检查,三种不同的说法,最终却是一个谁也不愿面对的结果。儿子在巨大的冲击下,强撑着在父亲面前表现出轻松:"没事爸,就是个肺癌,医生说了,不严重!"
从医院出来后,儿子直接开车带着父亲前往郑州。"俺老丈人跟你这儿看了,可不赖!"原来,儿子的岳父也曾患病,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老中医处治疗后效果不错。如今父亲患上同样的疾病,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老中医。
2025年5月26日初次就诊时,张大爷疼痛得无法安坐,只能侧躺在诊室的沙发上,眉头紧锁。袁希福老中医见状,自然地走上前为他仔细把脉,轻声询问病情细节。"这么疼的话,得内外兼顾啊……身体元气很虚。"在全面了解情况后,袁希福老中医根据张大爷的具体情况辨证开方。
![]()
第二次复诊时,张大爷自觉疼痛有所好转,"膏药感觉有效果啊院长!这个疼的地方以前是硬的,现在是软的了..."到了第三次复诊,出现了更明显的变化:饭量基本恢复到生病前的水平,咳嗽减少,右胸疼痛的范围也缩小了。
然而,就在家人刚刚看到希望时,第四次复诊时张大爷的疼痛又加重了。袁希福老中医仔细询问后得知,原来张大爷感觉身体有力气后,就恢复了每天出门锻炼的习惯。他并不清楚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尤其不了解"骨转移"意味着什么。儿子因工作繁忙,加上担心给父亲造成心理压力,也忽略了医生关于"骨转移需要格外注意"的叮嘱。
袁希福老中医让张大爷先在门外休息,然后转向儿子严肃地解释:"骨转移之后,骨质会发生很大变化。好的骨头,像结实的钢管;骨转移后的骨头,就像生了锈、脆化了的钢管,特别容易出问题,千万不能过度活动。如果老人家心里负担重,就告诉他'骨质疏松',千万要小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活动了。"儿子听完后恍然大悟,脸上写满了后怕和感激,连连道谢。
"院长,我也好多了!"在父亲开方后,张大爷的儿子也忍不住开口。原来,看到父亲病情的好转,加上自己多年被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困扰,他在父亲第二次复诊时也请袁希福老中医进行了诊治,如今感觉舒服了很多。
张大爷的经历提醒我们,对于伴有骨转移的癌症患者,不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还要特别注意骨转移带来的特殊风险。过度的活动可能会加速骨质破坏,甚至引发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家属的良好沟通,以及对病情的适当告知,都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