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年人坚持走路,对血管是有益还是有害?三五七原则,需知晓

0
分享至



林大爷退休两年了,闲暇时常在小区转悠。早餐过后,他习惯性换上运动鞋,沿着林荫道慢慢散步。

一天,老友王叔拍了拍林大爷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你这天天走路,真不怕腿脚磨坏,听说老年人走多了还容易伤血管?”

林大爷不以为然,却也被这句话点醒了疑虑:坚持走路,到底是养生,还是毁健康?

很多中老年朋友或许都遇到过相似的争论,有人说,“走路多血管才通畅”,有人却担心,“走路久,膝盖、血管可能反遭殃”。真相究竟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权威的数据,来一一揭开答案。而文章的最后,将为你揭秘很多医生都在用的“三五七走路法”,尤其是“第3步”的细节,99%的老年人都容易忽略。想知道什么走路方式,真正益于身体健康?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关于“走路能不能养血管”这个问题,国内外研究其实早就给出权威答案。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专家指出,适量有规律的步行,能有效改善血管健康、提升血液循环。

哈佛大学2023年跟踪了32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发现每天坚持走路30-60分钟的人,动脉硬化发生率下降了14.7%。这是因为持续运动会刺激全身血流,增强血管内皮功能,让血管像弹力水管一样保持柔软和通畅。



不过,重点在于“适量”。中国运动医学会指南强调:过度长时间、强度剧烈的快步走,对关节和心血管容易形成慢性负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需因人而异。

也有研究发现,每日步行超过1.5小时、步速过快者,反倒可能出现膝关节非炎性肿胀、下肢水肿等不适,甚至诱发心绞痛风险。因此,科学走路方式才是维持血管健康的关键。

如果老年朋友能正确掌握“三五七走路法”,坚持1-2个月后,身体哪些地方会有新变化?

首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数据显示:每次坚持走路不少于30分钟、每周5天、每分钟达到7步左右的节奏。



老年人血压平均下降了6.3毫米汞柱,高血脂发生率下降8.2%;身体的大血管弹性提升约11%,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12%。

不仅如此,许多社区调查发现,定期走路的老人精神更好,腿脚有劲,睡眠质量提升17.4%,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发病风险下降13.6%。

至于害怕“走多了伤膝盖”,临床跟踪发现,只要不过量、不暴走、重视热身和护膝,反倒有利于延缓关节老化。

更有意思的是,哈佛大学的一项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50-75岁的中老年人中,规律步行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住院率,比久坐者低了20.3%。

当然,走路方式也很讲究。只要节奏平稳、动作协调、走路姿势正确,搭配“三五七法”,负面后果远少于获益。



那么,到底怎么走才是科学走路?医生们普遍建议推广“三五七”法:

三:每次步行不少于30分钟;五:每周坚持5天及以上;七:每分钟保持70~80步的中慢节奏(慢到可以说话、不能唱歌)。

在执行时,尤其要注意这些细节:

热身准备不可少。简单踢踢腿、活动关节,让肌肉预热,避免拉伤与跌倒;量力而行,逐步递增。身体不适时随时停下,切忌逞强。患有心脑血管慢病者,更要在医师指导下制定运动强度;走路姿势要正确。建议挺胸收腹、目视前方,落地要平稳。穿防滑、合脚的运动鞋,保护膝盖。



选择舒适环境。远离灰尘、污染、陡坡等高危路段,避免滑倒和事故发生。

定期监测健康数据。每周自测血压、心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很多老人只记得“走得越多越好”,却忽视了快慢、时长、环境的细节,尤其是走路前热身和慢起慢停,这才是“三五七”的精髓所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西方失望了!中国扛住了空间碎片撞击,神舟二十号准备执行返回

美西方失望了!中国扛住了空间碎片撞击,神舟二十号准备执行返回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3 13:49:22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深度报
2025-11-07 22:57:08
45岁依然拍三级片寻求刺激?从亿万富豪到烂片女王,她在追求什么

45岁依然拍三级片寻求刺激?从亿万富豪到烂片女王,她在追求什么

牛牛叨史
2025-11-05 14:10:58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湖南出生,后获柬埔寨国籍)被引渡回中国,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曾参与投资开发KK园区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湖南出生,后获柬埔寨国籍)被引渡回中国,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曾参与投资开发KK园区

大象新闻
2025-11-12 20:46:22
和吴越结婚传闻揭秘9个月,赵文瑄近况曝光,这结果不意外!

和吴越结婚传闻揭秘9个月,赵文瑄近况曝光,这结果不意外!

智凌纵横
2025-11-12 17:55:00
全网力挺!狗主人带9人砸门被邻居反杀,律师:这就是正当防卫

全网力挺!狗主人带9人砸门被邻居反杀,律师:这就是正当防卫

吃瓜局
2025-11-13 15:07:57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高市早苗沉默了:055鞍山舰出海,悍然穿越琉球与九州岛之间海道

高市早苗沉默了:055鞍山舰出海,悍然穿越琉球与九州岛之间海道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3 15:55:38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呼呼历史论
2025-11-14 00:37:13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重拳出击形成震慑,大陆严惩岛内“台独”帮凶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重拳出击形成震慑,大陆严惩岛内“台独”帮凶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0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流年拾光
2025-10-23 20:33:16
我师专毕业分在县教育局,同桌分在乡下初中,退休时却是天壤之别

我师专毕业分在县教育局,同桌分在乡下初中,退休时却是天壤之别

辉哥说动漫
2025-11-13 09:43:07
这才是真正东方美人,比何晴、关之琳漂亮,她气质高雅,仪表端庄

这才是真正东方美人,比何晴、关之琳漂亮,她气质高雅,仪表端庄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03:54:02
0:2!C罗染红,提前告别世预赛,葡萄牙爆冷,输球仍占据小组第一

0:2!C罗染红,提前告别世预赛,葡萄牙爆冷,输球仍占据小组第一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14 05:57:14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男子持刀与警方对峙,被路虎一脚油撞飞,网友喊话车企“接流量”,品牌方称“会表示”

男子持刀与警方对峙,被路虎一脚油撞飞,网友喊话车企“接流量”,品牌方称“会表示”

极目新闻
2025-11-13 21:51:21
离婚六年偶遇前岳母在卖菜,我塞给她两万块,隔天前妻的快递到了

离婚六年偶遇前岳母在卖菜,我塞给她两万块,隔天前妻的快递到了

涛哥讲堂
2025-11-11 16:00:58
死里逃生—200名躲藏在拉法隧道内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将被驱逐出境

死里逃生—200名躲藏在拉法隧道内的哈马斯恐怖分子将被驱逐出境

老王说正义
2025-11-13 00:04:03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扬子晚报
2025-11-12 19:59:31
1.17亿度!中国最大最先进核聚变装置已接近“点火”门槛!

1.17亿度!中国最大最先进核聚变装置已接近“点火”门槛!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2 19:04:49
2025-11-14 08:11:00
观察者小海风
观察者小海风
感谢平台,欢迎大家关注! 读书点燃智慧,智慧照亮人生!
997文章数 6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台独"帮凶 两人曾上演"狗咬狗"戏码

头条要闻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台独"帮凶 两人曾上演"狗咬狗"戏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美国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实现推进器回收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12G 版本华为 Mate 70 Pro / Air 手机无法支持运存升级

魔兽世界:时光服明日开放,即享双倍经验,玩家评论区阴阳怪气!

教育要闻

父母的嘴,是孩子一生的风水!这3句毁孩子的口头禅

艺术要闻

十年数学研究员转身画画:她说,艺术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