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赢得选举的纽约市新市长马姆达尼,还没正式入主市政厅,就给市民泼了一盆冷水。
他在过渡期的第一天就发了个筹款视频,直白地告诉大家:我承诺的那些免费政策,政府没钱做,需要大家“众筹”来帮我实现。
这段视频在网上火得不行,30个小时就收到了七千多笔捐款,总共51万美元。
听起来热情挺高,但一对比他承诺的政策年支出,这点钱连零头都算不上,这场“民主社会主义实验”还没开场,先在现实面前栽了个大跟头。
在没有足够财政和权力支撑的前提下,一场靠理想驱动的改革,究竟能走多远?
![]()
理想遇上现实,福利蓝图成了空头支票
马姆达尼选举时提出了一整套看上去挺“暖心”的计划:免费托育、免费公交、公营杂货店、大规模保障房建设。
这些听起来像是为普通人谋福利的好事,谁不想孩子有人带、交通不要钱、买菜便宜点,还有房子住?可问题来了,这些好事背后是实打实的账本。
光是给5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托育,一年就要花掉60亿美元,相当于纽约市预算的5.2%。
地铁和公交不要票也不是白来的,年补贴得近8亿美元。
杂货店试点一年花个6000万是小意思,但一旦扩展开来,花费只多不少。
![]()
还有最烧钱的保障房计划,10年要砸下1000亿美元,也就是说一年得投入70亿。
这么一合计,他的计划每年得多花158亿美元。
可问题是,纽约市的全年预算才1150亿美元,这些新增开支占了13.7%。而且市长并没有权力去加企业税、个人所得税,那是纽约州的事情。州长霍楚尔已经明确表示,不支持增税。
所以,马姆达尼想靠地方罚款、查账来补窟窿,最多也就多拿回10亿美元,连缺口的一个零头都补不上。
从财务角度看,这根本是个“无源之水”的计划。你可以画再多的饼,但如果一分钱都没有,那这些承诺就只是挂在墙上的“愿望清单”。
![]()
权力卡脖子,政策变成“说说而已”
除了没钱,马姆达尼还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政策没法落地,因为权力不在他手上。
他的很多想法,比如加税、冻结房租、扩大福利,都需要州议会点头。而现在纽约州的议会可不是铁板一块,参议院被共和党牢牢把控,州长也跟他不对付。说白了,就是市长想干的事,州里根本不配合。
特朗普在竞选中已经对他开炮了,直接把他叫“共产主义疯子”,还警告说如果他推行所谓激进政策,联邦拨款可能会被砍。
![]()
要知道,纽约市每年从联邦拿到的转移支付超过70亿美元。这一刀砍下来,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更尴尬的是,他在自己党内也不算“合群”。民主党内部的温和派对他那些左得发紫的政策很不待见,认为他会吓跑企业、拉低投资信心,参议院的大佬舒默到现在都没公开支持他。
商界也放话了,华尔街和地产行业都在警告,如果税收负担加重,他们会考虑搬走。
所以,马姆达尼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想改革的厨子,不光厨房没锅没火,连电闸都在别人手里掌握。他喊出的每一句“我要改革”的口号,都可能被权力结构的“现实墙”弹回来。
![]()
筹款背后的信号:实验未开场,危机先登台
马姆达尼发筹款视频这事,乍一看像是拉近与民众距离,实则是对政策前景信心不足的表现。
他自己也知道,这一套“全民福利”的操作,如果没有坚实的财政基础,硬推下去不但搞不成,还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现在已经有不少金融企业在悄悄搬家了,摩根大通就被传出正在考虑把部分运营转移到税负低的州。
纽约金融业本来就是吃税收政策饭的,如果政策一变,企业大规模出走,那对税基就是釜底抽薪。到时候别说福利政策,连基本的公共服务都可能出问题。
![]()
中产阶级也开始有点不满,虽然福利听起来是好事,但一旦发现自己的税负增加、生活成本上升,再看到城市安全可能因“宽容政策”而恶化,那种“理想主义的耐心”很快就会被现实击穿。
如果马姆达尼还硬着头皮往前冲,2026年纽约市可能会爆出赤字超过百亿美元,引发市政债券评级下调。
这一来,融资成本飙升,市政信用崩塌。到那时,他的政治风险就不仅仅是民调下滑,而是可能像加州当年的纽森那样,面对罢免危机。
从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来看,如果马姆达尼这场“民主主义实验”失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美国左翼城市的治理风向。其他城市的进步派可能因此收敛锋芒,回归传统治理路线。
纽约这一个“试验场”出了问题,代价不只是一个市长的政治前途,是整个政治势能的重新洗牌。
![]()
结尾:理想不缺,问题是账本不配合
马姆达尼的这场改革梦,确实有不少理想主义色彩。他想让纽约变得更公平、更照顾普通人,这是没有错的出发点。但问题在于,理想不是靠热情推动的,它需要钱,也需要权力去落地。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多层束缚的现实框架:缺钱、缺权、缺支持。他的政策蓝图再美,也架不住财政和制度的双重绊脚石。
如果他能调整思路,把大饼切成小块,走“渐进补贴”的路子,或许能保住基本盘。
但如果还坚持“一步到位”的理想主义,结果可能就是“理想很丰满,财政很骨感”。
![]()
纽约这场“民主主义”实验,从一开始就暴露出结构性的问题。它不是一个人的理想失败,是现实制度下,理想主义在一线城市治理中碰壁的缩影。
这事没完,但已经给其他城市敲了个响钟:承诺可以讲得好听,但账本永远不会说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