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大家好,我是闻叔!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美国众议院的表决结果为历时43天的政府停摆画上了句点,重启法案随即提交至特朗普案头,只需总统签字确认,联邦政府便可恢复正常运作。
但这场搅动美国政坛的政治僵局,绝非“关门再开门”那么简单,民主党8名参议员倒戈、民调中特朗普与民主党50%对47%的微弱不满率差距,看似平分秋色的结果背后,实则是特朗普的全面胜利与民主党的惨败。
![]()
美国“松散架构”下的拨款话语权之争
特朗普之所以能将一场政府停摆,转化为巩固自身权力的契机,核心在于他深刻洞悉了美国社会的本质,这套从13个自治领地逐步发展而来的国家体系,自诞生之初就带着“松散自治”的基因。
早在美国独立前后,各州的形成路径便截然不同:有的通过与印第安部落协商实现和平接管,有的因人口稀少直接圈占土地,有的则因资源富集引发派系争夺,最终以“占地为王”的方式确立治理规则。
这种差异化的形成背景,造就了美国各州法律不通、治理模式各异的底层逻辑,南北战争后的融合与洗牌,并未完全消弭这种“散装”特质。
![]()
在费城、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因经济规模庞大、利益交织复杂,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但在广阔的乡村与中小城镇,情况则大相径庭,相邻城镇可能因历史恩怨结下世仇,不同区域的社会规则、价值观念甚至方言俚语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分割与抱团并存的状态,成为美国社会的常态,而维系这套松散体系的关键纽带,正是联邦拨款。
对高度自治的各州、郡、县而言,联邦资金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运转、民生保障落实等核心事务,一旦断供,其日常运作便会陷入困境。
![]()
特朗普精准抓住了这一核心痛点:停摆期间主动切断联邦拨款,让各方切实体会到“失去资金支持”的压力,从而认清谁才是真正掌握资源分配权的主导者。
待停摆后期恢复拨款时,自然能换取各州郡的主动效忠,毕竟中期选举临近,没有任何势力愿意轻易得罪手握“钱袋子”的执政党。
这种基于美国社会架构的博弈逻辑,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停摆绝非简单的政策分歧,而是一场围绕话语权与资源分配权的深层较量。
![]()
![]()
特朗普立威、显能与固权的精准布局
如果将这场43天的停摆视为一盘政治棋局,特朗普的操盘堪称步步为营,通过三重精准手段锁定胜局。
第一招聚焦“拖延立威”,在停摆前30多天里,面对民主党的施压与要挟,特朗普始终态度强硬、寸步不让。
他深知,停摆时间越长,各方对资金恢复的需求就越迫切,自己的谈判筹码也就越厚重。
![]()
这种“以拖待变”的策略,本质上是通过制造压力,向民主党、各州郡乃至联邦雇员传递清晰信号: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谁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第二招则是“快速显能”,与前期的拖延形成鲜明反差。
10月30日在釜山完成相关会议后,特朗普于10月31日返回美国,随即启动政府重启相关工作,仅用11天时间便在11月12日完成所有手续,推动法案落地。
![]()
这一高效操作不仅打脸了民主党“特朗普无力解决停摆”的指责,更向外界展示了其掌控行政权力的能力,此前的拖延并非无能为力,而是主动选择的博弈策略,这种“收放自如”的表现,进一步强化了其政治权威。
第三招也是最核心的,是“利益绑定拉人心”。
停摆期间,联邦雇员的薪资并非完全取消,只是暂时拖欠,恢复运作后会予以补发,但补薪的具体标准、发放节奏,却完全由各级主管领导掌控。
![]()
这一规则漏洞,被特朗普及其阵营充分利用:对忠于特朗普的“自己人”,即便停摆期间未实际到岗,也能以“不可或缺”为由发放双倍补薪。
而对持反对态度或非阵营成员,则可能以“停摆期证明工作无实质意义”为由,借机清理出联邦体系。
这种基于“站队”的利益分配模式,并非美国联邦体系的特例,而是职场利益捆绑的普遍逻辑,特朗普恰恰将其转化为巩固自身势力的工具。
![]()
更具说服力的是,特朗普通过具体行动兑现“利益承诺”,进一步拉拢人心。
在白宫接受专访时,面对记者追问停摆导致的航班取消、GDP损失等问题,他并未纠缠于责任归属,反而直接向空管人员喊话:“即便联邦暂时无法发放工资,也请立即复工,若能保障航班正常运行,每人将获得1万美元奖金”
这一承诺绝非空谈:停摆期间,特朗普已牵头私人富豪朋友为美军捐赠数亿美元,白宫东翼宴会厅的修缮工程,也获得了企业家的无偿捐赠,预算从2亿美元提升至3亿美元。
![]()
而美国空管协会总人数仅数千人,即便按3万人估算,1万美元/人的奖金总额也仅3亿美元,对特朗普而言,通过富豪圈层筹措这笔资金并非难事,毕竟这些富豪频繁依赖私人飞机出行,空管人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其出行安全与效率,自然愿意为此出资。
此次操盘背后,特朗普的执政基础已较第一届任期发生显著变化,第一届任期内,由于半数部长职位空缺,不少下属对其政策持消极态度甚至“撂挑子”,特朗普不得不亲力亲为,以“世界上没人比我更懂”的“懂王”姿态推动事务,实则是被逼无奈。
![]()
而这一届任期,各部门领导大多来自MAGA阵营,这些人通过攀附特朗普上位,自然全力配合其政策推行。
如今的特朗普,无需再事事亲力亲为,只需身居幕后统筹协调,由MAGA阵营成员出面落实具体事务,这种“幕后掌舵”的状态,恰恰说明其阵营力量已全面上升,执政根基更为稳固。
![]()
![]()
民主党一败涂地,停摆闹剧难再上演
重启法案的通过,并未彻底解决所有争议,关于奥巴马医改的政府拨款补贴问题,仅被推迟至明年1月中旬再行讨论。
但对民主党而言,这一“遗留问题”早已难以成为翻盘的筹码,因为他们在这场停摆博弈中已一败涂地。
最直接的表现是阵营分裂:参议院有8名民主党议员倒戈支持共和党,众议院也有部分议员转向,最终法案以60:40的票数在参议院通过,这种内部倒戈的情况,不仅导致民主党未能实现最初诉求,更暴露了其阵营内部意见不一、凝聚力不足的致命问题。
![]()
民调数据同样印证了民主党的失败。
作为执政党领袖,特朗普在停摆期间的民众不满率为50%,而民主党的不满率为47%,看似差距不大,但结合美国政治的常规逻辑来看,执政党在政府停摆这类事件中通常会承担主要责任,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大规模民怨。
而此次特朗普的不满率仅略高于民主党,且未出现“80%民众反对”的极端情况,足以说明其基本盘未受实质冲击。
![]()
更关键的是,部分原本支持民主党的选民,因不满本党在博弈中的妥协与无能,转而倾向特朗普,这进一步削弱了民主党的支持基础,让特朗普的胜局更为稳固。
进一步而言,民主党再想通过“政府停摆”施压的策略,未来已行不通。
特朗普通过此次操作,成功建立了一套新的预期:即便政府名义上停摆,只要雇员正常上班,恢复运作后不仅能补发薪资,甚至可能获得双倍报酬。
![]()
这种“立木为信”的效果,会让联邦雇员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停摆中,更倾向于继续工作而非参与抗议;而对普通民众而言,只要民生服务不受影响,对停摆的关注度与反对声也会大幅降低。
民主党若再发起停摆,只会面临“名义停摆、实质运作”的尴尬局面,最终打脸的只会是自己。
除非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失利,民主党重新掌握部分核心权力,否则在特朗普的剩余任期内,政府停摆的闹剧大概率不会重演。
![]()
这场43天的政府停摆,终究不是一场简单的政治风波,而是美国政治权力格局的一次深度洗牌。
特朗普通过精准拿捏美国社会的松散架构、巧妙运用联邦拨款的核心作用,将一场看似被动的停摆,转化为巩固权力、拉拢人心、分裂对手的绝佳契机;而民主党则因策略失误、阵营松散,最终陷入一败涂地的境地。
![]()
美国政治的博弈从未停歇,但这场停摆已经清晰传递出关键信号:特朗普的执政根基正在持续夯实,其阵营力量逐步壮大,未来的美国政治舞台,大概率将由他主导节奏。
而民主党若想扭转被动局面,必须摒弃已失效的旧策略,重新寻找破局之道,否则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及后续政治博弈中,只会进一步陷入劣势。
![]()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最新!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美政府结束43天的史上最长“停摆”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特朗普发文:没请假的,建议每人发1万美元奖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