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兰州农商行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上,一口气挂出了近200套房子。这些房源价格差距挺大,便宜的几万块就能拿下,贵的甚至上亿元,但普遍比市场价要低一些。其中既有普通住宅,也有商铺和办公楼,选择还挺多。
![]()
据《凤凰网房产》11月11日发布的一篇文章统计,今年以来,不少银行都在陆续处置手中的房产:吉林银行挂过2099套,天津银行1227套,中原银行521套,温州银行412套,大连银行226套,哈尔滨银行159套。就连国有大行也在参与——农业银行挂牌649套,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也有动作。
银行为什么要卖房?
说到底,这些房子大多不是银行主动去买来的,而是“被迫”拿到手里的。主要来源就两种:一种是法院拍卖时没人要,最后“以物抵债”给了银行;另一种是银行通过法律程序,直接从欠债不还的人手里收回的房产。
![]()
这些房子到了银行手里,就成了需要尽快处理的“不良资产”。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四。所以,不管是为了自身的资金安全,还是为了符合监管规定,银行都得想办法把这些房子卖出去,不能一直捂在手里。
价格确实诱人,但来源决定特点
银行卖房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价格通常比较实惠。
比如兰州农商行9月底成交的一套房子,位于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面积125平方米,最终以151万元成交。而根据一些中介平台的信息,同小区相似面积的房子,挂牌价普遍在180万到220万之间。算下来,这笔交易确实便宜了不少。
![]()
有业内专家分析,银行处置的这类房产,定价一般会比市场价低一成到四分之一。而且因为产权清晰,一般不会牵扯民间借贷之类的纠纷,对于价格敏感的购房者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不过,银行卖的房子也有其特殊性。既然这些房子很多是法拍都流拍过的,那很可能本身存在一些“硬伤”。比如地段可能不太理想,楼龄偏老,小区环境和物业管理一般,或者户型存在某些缺陷等等。所以,买这类房子,既有可能捡到漏,也需要购房者仔细甄别。
卖房渠道有限,服务也是个短板
目前,银行卖房主要依靠两类渠道:一类是专业的资产交易平台,另一类是银行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这些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知道的人不多,曝光量有限。
![]()
更重要的是,银行毕竟不是专业干这行的。线下既没有人带你去看房,也缺少像中介那样帮忙撮合交易、协助办理手续、甚至提供过桥资金等服务。结果就是:信息传播不广,银行不擅长销售,渠道也不够畅通,最终导致成交效率不高。
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吗?
随着房地产市场整体进入调整期,房子作为资产的热度在下降。而银行为了不让这些抵债房产长期积压在手、变成负担,未来肯定会更积极地去处置。所以,“银行卖房”这件事,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但这是否意味着,银行会取代中介,成为卖房的主流渠道呢?
答案基本是否定的。
首先,银行卖房和中介卖房的根本逻辑不同。银行的核心目标是快速回笼资金、降低亏损,同时要符合监管和风险控制的要求。等到未来市场回暖,银行需要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自然会缩小,这类房源的供给也会减少。而中介靠的是赚取交易佣金,不管房价是涨是跌,只要市场有交易,他们就能持续经营。
其次,银行的房源非常单一。基本全部来源于抵债资产,这就导致房源在不同区域、不同户型和不同总价段上都非常零散。银行不可能像中介那样,长期、稳定地提供“什么类型都有、什么价位都覆盖”的房源。
关键还差“最后一公里”
最核心的一点是,银行卖房缺少完整的服务链条。银行没有自己的经纪人团队,也不具备带看房、协助议价、办理交易过户、对接按揭面签、处理售后问题等专业能力。这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缺失,使得银行很难独立完成整个销售闭环。
未来更可能走向“银行+中介”合作模式
展望未来,更可能出现的是银行与中介机构合作的模式。
具体来说,银行作为房子的产权方,主要负责设定出售底价和风险控制底线;而中介则发挥其专业优势,专注于寻找客户、带看房源、办理交易手续等一系列服务。房子成交后,双方再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银行降低了处置房产的综合成本,提高了成交效率;中介也拓宽了房源渠道,实现了专业价值。
此外,对于那些实在难以出售的房子,银行也可以考虑另一种盘活方式——出租。银行不必自己亲自去当“包租公”,可以将房子的租赁权打包,转让给专业的租赁运营机构。这样也能让资产产生收益,尽可能减少银行的亏损。
总而言之,银行卖房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它对部分购房者而言是捡漏的机会,但也要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它不会颠覆现有的房产交易格局,但很可能会催生出新的行业协作模式。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了解其背后的逻辑,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