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最新的航母“福建舰”相继入列,不少热门的网络平台都将其作为当日的推送,航母的“神威”再一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这艘舷号18的巨舰,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配齐了三部电磁弹射器和歼-35隐形战机组合,直接让中国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
但却不少人对福建舰的真正战略价值都看走眼了,其实它的真正价值并不是简单的对台“压力”或“威慑”——毕竟台海的距离大陆都不到500公里,我们的沿海空军基地也都密集得像一张蜂窝似的,压根就用不着再去凑这点的热闹了。这样一来美军的“驰援计划”就彻底地变成了“纸上谈兵”的空头之言。
台海局势的日益紧张之际,美军的“台海干预剧本”也经历了十几年的不断修订,几乎每次的更新都离不开“三路援兵”的神奇之举:驻日的美军快速反应部队的迅速出击、关岛的战略轰炸机的远程支援,以及本土的航母战斗群的跨洋的驰援等。听起来挺唬人,可仔细一算时间差就露馅了。
而现实中美军西太平洋的仅存的一艘常态部署的航母也难以撑得起面对中国整条辽阔的海岸线的海空力量的重重压力,就像一艘孤舟般在茫茫的海面上撞得头破血流。而从美国本土调遣航母群,光装船航行就要半个多月,等他们漂到西太平洋,台海局势早凉透了。
![]()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直接戳破这个时间差泡沫。借助该系统的辅助,歼-35的“满油满弹”就能迅速起飞,与空警-600的精准预警,合力在台湾的东部海域就能拉起一道道移动的高效的空中警戒的“钢铁长城”。宫古水道、巴士海峡等关键的通道瞬间被外来的一切干预的禁区所封锁同时,局势的复杂性和紧张性大大地加大了。
尽管早就将电磁弹射的先进技术在几艘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中大规模地投入使用了,但其却因故障率高达惊人的90%而使五角大楼都感到头痛。弹射4000次不出错的设计指标,福特号实际只能做到600次,甚至出现过5天没法弹射战机的尴尬。
福建舰采用中压直流供电系统实现技术反超,弹射器与主电网解耦设计,一台检修不影响全线运作。其出色的稳定性不断的被发掘之际,舰载机的日出动架次也经常会“飙升”一天能将近24架的战机全部都放飞到天上,甚至能在外围的空中形成一道道的密集的拦截网。
![]()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时间差。台军前舰长吕礼诗曾推算,美军援台至少需要21天,而现代高强度冲突可能几小时就定局。福建舰带着055型万吨大驱前出布防,等于把“围点打援”的棋盘摆到了太平洋深处。岛内抵抗势力指望的外援,要么被挡在千里之外,要么得直面航母编队和岸基火力的双重夹击。这种威慑力,比单纯增加一艘航母要致命得多。
从辽宁舰的探索起步,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技术领跑,中国航母之路只用了十几年。三航母轮换部署的格局,意味着总有一艘战舰能随时挺进深蓝。这支力量不搞炮舰外交,不争海上霸权,但谁想掐断我们的出海口,就得先掂量掂量那道电磁弹射器划出的钢铁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